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國:東風-26威脅關島美軍 美艦入南海挑戰兩岸越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12 13:51


被稱「關島專遞」的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 (圖:AFP)
被稱「關島專遞」的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 (圖:AFP)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0日(周二)發表報告指出,中國近年發展的常規導彈系統足以在潛在衝突發生時對關島美軍構成制約。此外,美國國務院媒體關係辦公室主任杜魯多(Elizabeth Trudeau)在記者會上稱,美國軍10前日駛入南海永暑礁12海里水域,是要挑戰中國大陸、台灣及越南違反國際法的做法。


香港《明報》援引美國之音電台報導,報告指出,「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具備反艦功能,射程達3000到4000公里,可以打擊距離中國大陸3000公里的關島,是解放軍除核武庫的洲際彈道導彈外射程表現最亮眼的,大大提升了中國在亞太地區對美國的威懾力度和實際戰力。

報告表示,中國軍事學者認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主要借助亞洲盟友,並以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圍堵中國,而有兩個軍事基地、6000名軍人的關島在第二島鏈上扮演關鍵戰略角色。若亞太發生軍事危機,中國在必要時對部署在關島的美軍基地和軍事資產構成威脅。

中央社報導,杜魯多表示,美艦這次執行「無害通過」,是要挑戰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及越南企圖限制他們聲索有主權的地貌周邊的航行權利,「尤其是這3方都要求進入相關海域前,需先得到允許或通知,而這違反國際法」,他又強調美國做法符合正常程序與國際法。

另據香港《文匯報》援引新華社報導,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10日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就中美關係發表演講,表示中美關係走向對世界的前途和命運有很大影響,兩國需要重建共識。

傅瑩在題為《中美關係,重塑共識?》的演講中說,目前中美兩國輿論對雙邊關係的看法多元,對彼此戰略意圖的負面猜測不少。但現實中的中美關係是「另外一幅圖景」:習近平主席與歐巴馬總統3年間進行了多次會晤,議題廣泛和豐富;兩國經濟合作繼續深化;兩國軍隊之間實現了更多交往;兩國旅遊往來人數去年接近500萬人次;兩國合作開始在氣候變化、核安保等跨國議題領域發揮全球引領作用。她認為,中美關係在輿論層面相對於現實狀態表現的落差,或許正說明兩國需要重建共識。

她說,一些美方人士推斷中國要在西太平洋建立「霸權」,取代美國、充當世界「老大」,而這可能是出於對自己喪失全球領導地位的擔憂。而中國學者認為,中國在學習和適應自己的新角色,努力發揮更大作用,包括嘗試提供國際公共產品,補充、健全現存秩序;但是,美國沒有展現包容,而是對中國政治體制繼續表現出排斥和壓制。

傅瑩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詳細介紹南海問題的本源是圍繞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和權益之爭。在中國,人們普遍認為,美國在南海拉偏架,甚至於直接走向前台插手干預問題,是爭議複雜化的背後推手。當前,東南亞國家聯盟已經開始認識到爭議擴大化的風險,與中國就緩和緊張局勢和防止新的單邊挑釁正在加緊磋商。

傅瑩說,中美關係走向對世界的前途和命運有很大影響。中美都需要學習和適應新的時代。中國在很多方面與美國不同,雖然不是盟友,但也不應該是敵人。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