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安邦咨詢:跨國企業在華避稅將越來越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12 14:00


本文由安邦咨詢授權和訊網智庫發布

    當前,全球范圍內掀起了又一波打擊避稅行動的浪潮。在此背景下,國家稅務總局據傳將在5月中下旬出台一項反避稅重磅文件,旨在要求大型跨國公司披露更詳盡的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國別報告和轉讓定價同期資料,以幫助稅務機關判斷企業是否采取不合理避稅手段。這無疑會給國內的外資大型跨國企業以及中國本土跨國企業帶來深刻影響。


國際逃避稅的現象由來已久,特別是當前,全球利潤50%以上涉及國際交易,跨國資本流動日益便利,加之「避稅天堂」等低稅率、零稅率「窪地」的存在,使得不少跨國企業利用國際稅收規則存在的不足以及各國稅制差異和征管漏洞,通過跨境轉移利潤等手段逃避納稅,這也讓各國政府流失了大量稅收。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保守估算,各國政府因此每年稅收損失多達2500億美元。

而今年早些時候發生的「巴拿馬文件」事件,更進一步暴露了該問題的嚴重性。這些文件披露了全球很多富人如何隱藏自己的資產,令全球輿論譴責相關國家的政府面對避稅天堂無所作為。近日,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凱蒂和迪頓在內的全球300名著名經濟學家,聯名呼吁制定全球通行的法規,強迫企業公布其跨國涉稅經營活動,並表示不發達國家是避稅天堂的最大受害者。

隨着跨國企業逃避稅問題日益嚴重,國際社會逐漸達成一個共識,就是必須攜手改革現有國際稅收規則體系。2015年,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正式批准了經合組織發布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項目最終方案,該方案共有15項行動計劃,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國家要求大型跨國公司披露更詳盡的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國別報告和轉讓定價同期資料。而且國家間針對國別報告的情報自動交換也在進展中,以打擊跨國企業逃避稅行為。此次我國將要出台的反避稅文件,也是落實G20方案的一個直接結果。

在安邦咨詢(ANBOUND)研究團隊看來,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投資目的地國之一,也一直是跨國公司違規避稅的主要受害國,而在稅源國際化的今天,反避稅工作的實質更是對跨境稅源的爭奪。近些年,中國已越來越重視反避稅並加強了對跨國企業的反避稅調查,防止跨國企業境外損失向中國轉移。據統計,中國通過反避稅實現的稅收增收,在2005年僅有4.6億元,但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這一數值就增長了100倍,2013年達到了近470億人民幣,2014年和2015年更是分別達到523億元和610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着力完善相關稅收法律法規。除了《稅收征管法》《個人所得稅法》的修訂,國家稅務總局還於2015年3月出台了《關於企業向境外關聯方支付費用有關企業所得稅問題的公告》,提出支付關聯勞務費用的受益性原則,創造性地提出了企業集團內部費用支付在稅收方面的應對新方法。僅此一項,去年稅務機關就向境外關聯方支付費用專項調查立案139件,結案80件,補稅金額達30多億元。而此次國稅總局即將出台的反避稅重磅文件,則是完善和清晰本土反避稅法律條文的又一重大舉措。

安邦咨詢(ANBOUND)研究團隊認為,隨着各國不斷加大對跨國巨頭避稅行為的打擊力度並加強跨國企業信息互換,以及國內稅收壓力不斷上升,那些在華大型跨國企業和有大量關聯交易的跨國企業必將成為今後審核的重點,企業想避稅將越來越難。正如市場人士指出的那樣,「以前稅務機關只看到與中國有關的關聯交易,就像盲人摸象,只看到大腿,而現在所有關聯企業信息都必須披露後,就能了解整頭大象,解決此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一些隱性關聯交易會被發現。」

同時還要看到,隨着「走出去」戰略的不斷深入,中國早已成為資本輸出大國,在全球打擊避稅行為的浪潮中,中國本土跨國企業也一定是各國政府緊盯的目標。中國企業在納稅意識和風險識別、管理上的糟糕表現已經毋庸贅言了,今後跨國避稅問題恐將成為他們經營管理中的新的風險因素。

國稅總局即將出台反避稅重磅文件的舉措,是全球加大對跨國企業避稅行為打擊力度的一環。特別是在國內稅收愈加吃緊的背景下,在華跨國公司將成為避稅審查的重點目標,而中國本土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也同樣會成為各國政府的緊盯目標,相關風險將會上升。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