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
台股新聞
面對美國即將於 8 月 1 日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以及新台幣匯率波動對企業營運造成的挑戰,經濟部次長江文若今(17)日在立法院表示,政府已啟動「協助產業因應匯率變化任務小組」,並結合金融機構資源,推動三大重點措施。江文若指出,協助產業因應匯率變化的三大措施包括:強化避險工具宣導與應用協助、推動金融支持與信用保證措施及提升企業競爭力並拓展國際市場。
美股雷達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今年 4 月以來,黃金市場的資金結構出現重大轉變。原本炒作氣氛濃厚的投機資金大舉撤離,取而代之的是各國央行等長期買家,為金價奠定更穩固的基礎。高盛 13 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金價自 4 月起在每盎司 3,200 至 3,450 美元區間盤整,表面看似橫盤,但背後的資金組成已大不相同。
黃金價格周一 (14 日) 亞洲早盤持續走高,一度升破 3370 美元後漲勢縮減。市場對傳統避險資產的需求激增,主要原因在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歐盟及墨西哥商品加徵 30% 關稅,並計畫對加拿大課徵 35% 關稅,同時對其他貿易夥伴提出 15%-20% 的廣泛關稅威脅,甚至對銅進口加徵 50% 關稅。
幣圈
(2025 年 7 月 8 日,台北訊)全球金融市場再度被關稅攪動!美國總統川普於 7 月 7 日正式對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等 14 國宣布課徵 25% 至 40% 不等的關稅,衝擊全球資金市場情緒,美股三大指數應聲下挫,道瓊指數終場下跌逾 400 點,盤中一度跌近 600 點,創下 6 月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科技與半導體類股成重災區,那斯達克指數下滑近 1%,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近 2%,特斯拉股價單日大跌 6.8%,市值蒸發近 680 億美元,市場擔憂馬斯克宣布創立「美國黨」將加劇政治風險。
台股新聞
美國對 12 個國家的關稅通知函預計周一 (7 日) 寄出,市場等待美對台的關稅訊息,台股交易員認為,本周台股勢必面對高度不確定性,尤其目前外資期貨淨空單已高達 55000 口,避險情緒濃厚,預料高低震盪的態勢將擴大,若我方能談出市場解讀有利的關稅,有機會出現一波慶祝行情,反之,恐湧現一波失望性賣壓。
國際政經
外匯「武器化」正日益讓各國央行儲備管理者頭疼,這也讓他們更有理由增持黃金。瑞銀 (UBS) 對近 40 家央行進行的調查顯示,認為外匯儲備地緣政治「武器化」構成投資風險的經理人比例,已從去年的 32% 急劇上升至 2025 年的 49%,而 2023 年該數字僅為 14%。
美股雷達
美企第 2 季財報季即將在 7 月展開,當大型科技公司財報登場時,外匯風險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特別是美元走弱對全球營收布局的影響。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近年來,人工智慧 (AI)、關稅政策與資本支出是科技股財報的重點,但下個月起科技股揭露業績時,一個過去比較少被關注的議題可能會主導市場情緒:外匯。
指數
臺灣期貨交易所今(27)日推出「週五到期臺指選擇權」,除原有「週三到期」契約外,新增每週五到期的選擇權契約,形成「雙到期日」架構,提供投資人更高的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彈性,有助於因應週四、週五發布的重大經濟數據或企業財報,有利於進行事件型操作。
外匯
高盛集團全球回購交易主管查德 · 錢伯斯 (Richard Chambers) 表示,隨著外國投資人加強外匯對沖力度,美元可能將延續有史以來最糟糕年度開局表現。「鑒於波動性加劇,我們確實預期外匯避險比率將會提高,」錢伯斯在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於紐約舉辦的一場活動中表示。
能源
在近期中東局勢混亂之下,全球原油市場出現震盪,美國總統川普喊話美國石油生產商「鑽探吧,寶貝」,以防止油價上漲。然而,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似乎不太可能響應這一號召,反而將避險操作置於增產之上。分析師指出,由於擔心再次陷入全球原油市場的虛假復甦,美國油企更可能選擇使用避險合約鎖定未來產量的收入,而非大舉投資於新的鑽探活動。
美股雷達
針對美國周末的意外襲擊,伊朗周一 (23 日) 晚間對美國駐紮卡達和伊拉克的美軍基地發射飛彈,不過飛彈似乎遭到攔截,無人受傷或死亡,美國總統川普甚至感謝伊朗「預告」即將發動空襲,讓一向在中東衝突中暴漲的油價暴跌並摜破 70 美元整數關卡,美股三大指數全面上漲將近 1%。
外匯
美國對伊朗的襲擊以及一份關於美國將撤銷科技豁免的報導,引發了新興市場的波動。美元因避險需求而走強,導致新興市場貨幣普遍走跌,尤其韓元及部分亞洲貨幣表現不佳。策略師指出,美國與伊朗之間不斷變化的軍事局勢,可能持續為美元提供避險買盤。MSCI 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下跌 0.4%,東歐貨幣也跟著歐元下跌。
台股新聞
由於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伊朗官媒稱國會已通過封鎖荷姆茲海峽,就等最高國會拍板,中東局勢相當緊張,令國際資金回流美元避風港,美元指數強彈,主要亞幣重挫,新台幣今 (23) 日重貶 2.05 角,收在 29.734 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再度放大至 14.32 億美元。
美股雷達
長期以來,美國公債被視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避風港,在地緣政治動盪和不確定時期吸引大量資金湧入,推高價格並壓低殖利率。然而,近期一系列事件表明,這種傳統觀念可能正在被顛覆,全球投資者正重新評估其避險策略,將目光投向美國以外的政府公債。 過去,每當地緣政治危機爆發,投資者便會蜂擁買入美國公債,尋求資產保值。
美股雷達
CNBC 報導,貴金屬今年風生水起,在市場劇烈動盪的背景下,黃金、白銀和白金都交出超過 20% 的報酬,在這當中,分析師認為接下來最佳交易將不再是黃金,白銀和白金的補漲空間可能更大。黃金今年多次創歷史新高,今年迄今上漲 27%,白銀周二 (17 日) 觸及 13 年新高,白金今年來也漲了 35%,全都比傳統被視為避險工具的美債和美元亮眼。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美債長期被視為「全球避風港」的地位正受到挑戰。根據最新市場動向,以色列 6 月 13 日突襲伊朗後,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不降反升,顯示資金並未如過往慣例湧入美債市場避險,反而轉向其他已開發國家債券。
黃金
隨著國際金價上週五 (13 日) 創下歷史最高收盤價,本輪以伊衝突下,全球市場對避險資產的偏好出現了顯著分化。傳統上被視為避險三巨頭的黃金、美元和美國公債,如今呈現出「黃金光芒萬丈,美元與美債黯然失色」的局面,反映出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認知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轉變。
黃金
隨著以色列和伊朗衝突升級,投資人紛紛轉向避險資產,金價持穩於歷史高點附近。周一 (16 日) 早些時候,黃金價格回吐漲幅,交易價接近每盎司 3430 美元,較 4 月創下的歷史高點低約 70 美元。以伊兩國持續使用飛彈和無人機進行攻擊,敵對行動推高了能源價格,因為該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和交通受到威脅。
外匯
據《巴隆周刊》,美元周五 (13 日) 面臨突如其來的考驗,結果證明它仍通過了這場測試,但有些資產表現得更為搶眼。正當投資人開始對風險性資產感到安心之際,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打亂了市場信心。在周五,資金迅速撤出股市,轉向在市場動盪時更具保障與安全性的資產:黃金創下歷史新高,油價跳漲,而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也受青睞。
美股雷達
以色列和伊朗周五 (13 日) 交火,金融市場反應如預期劇烈:油價飆升、金價攀高,美股重挫,國防工業巨頭是僅剩亮點。MarketWatch 報導,R360 創辦人認為這不只是另一場中東的例行衝突,這次更加危險,而且可能打破投資人數十年來所依賴的穩定假設,建議針對三種情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