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7巨頭
過去三年,大型科技公司總能在市場起伏中保持「穩健底色」,繁榮時利潤飆升,承壓時亦有厚實資產負債表來支撐,但近幾周,這一形象遭遇衝擊,甲骨文、亞馬遜、Meta 等科技巨頭紛紛湧入信貸市場融資數十億美元,投向 AI 項目,引發大型科技股持續拋售潮,為今年 4 月以來首見。
多項最新指標顯示,目前 AI 投資已滑向極端水位,市場風險正加速累積。從機構持股到家庭資產配置,從選擇權市場情緒到信貸風險,一系列數據發出警告,這場由 AI 驅動的投資熱潮,恐已逼近臨界點。大型成長股與科技股的持股已經重返數季以來新高。根據德意志銀行數據,資金正以罕見速度湧入該領域,而避險基金的偏好股票與散戶高度趨同。
美股雷達
美股本周迎來關鍵考驗,微軟、谷歌母公司 Alphabet、Meta、亞馬遜與蘋果五大巨頭將於周三 (29 日)、周四(30 日) 陸續公布財報,表現或許將定調美股年內剩餘時間走勢。這五家公司合計佔標普 500 指數約四分之一權重,業務涵蓋雲端運算、電商、硬體及數位廣告等多個領域,投資人除關注其營運現況,更聚焦於對 AI 發展的展望。
美股雷達
美元指數今年來累計下跌約 10%,創 50 年來最大跌幅,這一走勢既反映美國貿易政策的劇烈變動,也凸顯市場對美國經濟成長和政府債務膨脹的擔憂。對打算出國度假的美國人而言,美元貶值意味著購買力下降,但出人意料的是,弱勢美元卻成為眾多美國跨國企業第二季財報的「意外之財」。
A股
高盛 (GS-US) 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近日發布題為《中國民營企業的回歸:潮流已經逆轉》的研究報告,提出「中國十巨頭」概念,騰訊、阿里巴巴、小米、比亞迪、美團、網易、美的、恆瑞醫藥、攜程和安踏,這十家企業總市值達 1.6 兆美元,佔 MSCI 中國指數權重的 42%,每日交易額 110 億美元,未來兩年獲利料將成長 13%,本益比 16 倍。
美股雷達
高盛 (GS-US) 最新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正孕育自己的「核心資產矩陣」,為跟美股科技 7 巨頭比較,該投行首次定義中國股市「民營十巨頭」(Chinese Prominent 10),不僅勾勒出中國股市最具長期競爭力的企業圖譜,也揭示經濟轉型期新動能的核心載體。
美股雷達
最新公開文件顯示,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去年第四季大量賣出 Alphabet(GOOGL-US) 、輝達 (NVDA-US) 、Meta(META-US) 、微軟 (MSFT-US) 、蘋果 (AAPL-US) 和亞馬遜 (AMZN-US) ,但建立特斯拉 (TSLA-US) 持股部位,該基金公司去年第四季整體持股規模較第三季增加 41 億美元至 218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