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
國際政經
加拿大新任總理馬克 · 卡尼 (Mark Joseph Carney)3 月 14 日宣誓就任加拿大第 24 任總理,並對美國總統唐納德 · 川普關於「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 51 個州」的言論作出了強烈回應。他表示:「這太瘋狂了!」這是在七國集團外長會議上,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為川普的立場辯護時,卡尼對這一提議的直接反駁。
國際政經
在慶祝聯盟黨贏得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的講話中,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Friedrich Merz)周日(23 日)直接把矛頭對准美國,批評川普政府對歐洲的命運漠不關心,承諾要協助歐洲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而在德國本輪選舉前,默茨一直是強調歐洲和美國共同利益的「跨大西洋主義者」,曾擔任促進德美合作的「大西洋之橋」協會主席。
國際政經
一覺醒來,加拿大政府也垮了。杜魯道周一(6 日)正式宣布,將辭去自由黨黨魁和總理職務,在自由黨選出新領袖前,他還會繼續擔任總理一段時間。為什麼要辭?杜魯道承認,由於內部爭鬥,他已經搞不下去了。按照杜魯道的說法,原定 1 月 27 日復會的加拿大國會,將暫停到 3 月 24 日,這樣,自由黨就有足夠時間選出新黨魁。
國際政經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 (Justin Trudeau) 於渥太華當地時間周一 (6 日) 宣布辭去自由黨領袖一職,不過將繼續擔任總理,直到自由黨選出新黨魁。自由黨「內鬥」導致杜魯道決定辭職。消息出爐後,美元對加幣跌幅繼續收窄,稍早美元兌加幣一度貶逾 1%。
國際政經
根據外媒周一 (16 日) 報導,德國聯邦議院針對德國總理蕭茲 (Olaf Scholz) 的信任投票動議進行討論並投票,結果蕭茲未通過議會信任投票,他將建議總統解散議院,把大選提前至明年 2 月 23 日舉行,比原定的明年 9 月 28 日選舉提早 7 個月。
國際政經
根據外媒周二 (3 日) 報導,法國議員周三 (4 日) 將舉行不信任投票,可能導致總理巴尼耶 (Michel Barnier) 領導的法國政府下台,意味著這個剛於 9 月組建的政府可能成為 1962 年以來第一個因不信任投票而被迫下台的法國政府,巴尼耶也將成為 1958 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任期最短的總理。
台股新聞
力積電 (6770-TW) 今 (26) 日宣布,與印度塔塔電子 (Tata Electronics) 於新德里簽訂雙方合作最終協議 (Definitive Agreement),力積電將協助塔塔電子於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 多雷拉 (Dholera) 建設全印度第一座 12 吋晶圓廠,並移轉成熟製程技術以及培訓印度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