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
台股新聞
混凝土廠環泥 (1104-TW) 今 (19) 日召開法說,公司表示,基建、企業廠辦需求有撐,加上新產能加入、電子事業群併購美國 Tekscan 挹注,明年營運展望樂觀,營收可望優於今年。環泥表示,雖然通膨、缺工等導致營建經營成本大幅上升,但基建、企業廠辦仍有需求,截至 9 月混凝土總待提量約 202 萬立方米。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17) 日代子公司台北港埠通商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興建爐石研磨二廠,預計投資金額 15 億元,投資期間為 2025 年 12 月 1 日至 2028 年 5 月 31 日。國產表示,投資興建爐石研磨二廠目的為提升營運效益,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銀行融資,並授權董事長全權處理相關發包簽約事宜。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11) 日公告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 10.23 億元,持穩上季水準、年增 18.9%,每股純益 0.87 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 28.85 億元,年減 20%、每股純益 2.45 元。國產表示,國產表示,AI 熱潮需求,全台科技大建設規模不斷拉大,加上政府繼 AI 新十大建設之後,又提出大南方新矽谷計畫,都推升營建產業需求,而接下來將進入混凝土出貨旺季,可望持續帶動營運表現。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朝全建材集團邁進、加速綠色營運布局,不僅混凝土本業穩健成長,旗下惠普、國宇建材、重置資源科技等關係企業,營運表現也同樣亮眼,撐起全台龐大建設需求外,也挹注國產正向獲利。矽酸鈣板廠商惠普受惠於產線持續整改,良率、生產效能有效提升,並獲經濟部節能減碳專案補助,再加上今年營建業處新建案陸續完工的後裝市場需求高峰,前三季稅後純益 1.49 億元,年增 22%,每股純益 4.14 元,創同期新高;由於今、明年均是新建案的完工高峰期,一般室內裝修工程市場蓬勃發展,惠普持續看好明年營運表現。
台股新聞
在全球 AI 浪潮與政府推動「AI 新十大建設」的帶動下,科技大廠積極擴建廠房,全台營建市場持續升溫。國產建材實業集團成立 70 年,擁有全台業界最多座混凝土廠,憑藉著專業大溯源管理,掌握潤泰水泥與日本太平洋水泥等穩定優質料源,近年更積極推動低碳創新,研發多款低碳高端混凝土產品,並取得國內外碳足跡認證,結合科技行控協同作業與大量澆築高供應力,成為全台科技群山、房建以及重大建設的強力後盾,建構低碳建築結構安全。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今 (13) 日公告 9 月營收 133 億元,月增近 9%、約持平去年同期,累計前 9 月營收 1094 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 3.6%。而台泥先前被公平會裁罰的預拌混凝土業「聯合行為」案件,經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原處分中不利於台泥的部分。
台股新聞
亞泥 (1102-TW) 今 (9) 日公告 9 月營收 63.8 億元,月增 12.8%、年減 1.7%,第三季營收 178.88 億元,季減 4.1%、年減 10.3%;累計前 9 月營收 531.49 億元,年減 4.1%。亞泥說明,9 月營收成長,台灣市場主要動能來自水泥銷量回升,而子公司亞東預拌發貨穩定,也進一步帶動整體營收增長,大陸市場也呈顯銷量逐步回穩情況,在在面臨多項挑戰下,整體表現仍優於市場預期。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9) 日公告 9 月營收 19.25 億元、年增 9.7%,累計前 9 月營收 167.92 億元,年增 4.8%;國產表示,在低碳永續的策略優勢上,加上源源不絕的全台科技廊道大建設,推升營收表現維持高檔。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9) 日公告 8 月營收,雖然連月受到颱風與豪雨影響混凝土出貨,但營收 17.87 億元維持高檔、累計今年前 8 月營收達 148.67 億元,年增 4.22%,仍呈現穩健成長。國產表示,儘管短期受到氣候干擾,部分訂單出貨將遞延至後續天氣改善時補出,營運表現預期續強,且在全球 AI 熱潮與政府推動「AI 新十大建設」的雙重帶動下,台灣科技廊道與區域房市建設需求大幅成長,擴大營建產業鏈商機。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12) 日公告第二季財報,稅後純益 10.26 億元、每股純益 0.87 元;上半年稅後純益 18.62 億元、每股純益 1.58 元,若扣除去年出售土地處分利益比較因素,本業獲利呈現穩健成長。國產也同步公告 7 月營收,雖然上月面臨中南部多日西南氣流豪雨,影響混凝土出貨狀況,但國產 7 月營收 18.38 億元,仍持穩前月高檔、年增 7%;累計前 7 月營收 130.8 億元,年增 5.8%。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產國產 (2504-TW) 今 (18) 日舉辦新品發表會,經營團隊表示,目前科技大廠建廠需求保持強勁,沒有看到速度放緩的情況「2 年內看不到停下來的趨勢」,也推出高彈性模數混凝土新品,並已獲科技大廠採用。國產董事長徐蘭英表示,下半年市況跟上半年差不多,科技業建廠並沒有放緩,不過,住宅確實有比較弱一些,但國產客戶都以大建商為主,看起來都還是有陸續推案,影響相對比較小,另外也在觀察公共工程開出進度。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8) 日公告 6 月營收 18.35 億元,年增 5.78%,其中國內混凝土本業營收創同期新高。國產第二季營收 58.88 億元,季增近 1 成、年增 7%;上半年營收 112.42 億元,年增 5.5%。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10) 日公告 5 月營收,雖然為梅雨淡季,但受惠 AI 大建設,營運表現淡季不淡,營收站穩 20 億元、來到 20.4 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月增 1%、年增 4%;累計前 5 月營收 94.8 億元,年增 5.5%。
台股新聞
環泥 (1104-TW) 營運長侯智元今 (4) 日表示,台南麻豆、嘉義等 2 個混凝土新廠將分別於下半年、明年加入營運,高雄阿蓮水泥廠的閒置廠區也將進行生產設備整改,擴大垂直整合的優勢。侯智元表示,台南麻豆、嘉義等 2 個新廠加入營運後,環泥在全台的混凝土廠將從 9 座增加至 11 座,每月產能可望增加 2 萬立方米。
台股新聞
亞泥 (1102-TW) 今 (28)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徐旭東因身體不適持續缺席,由董事李光燾代為主持,展望今年,亞泥總經理李坤炎表示,雖然今年變數多,但亞泥「底子夠厚」,加上多角化布局分散風險,整體營運可望優於去年。根據亞泥 2025 年營運計畫,台灣亞泥預計自產水泥及熟料銷售總量為 316 萬公噸;亞泥中國預計熟料生產總量為 1797.6 萬公噸,整體自產水泥及熟料銷售總量為 2251 萬公噸。
台股新聞
環泥 (1104-TW) 表示,雖然升息環境、通貨膨脹、缺工缺料導致營建經營與融資成本大幅上升,但基礎建設、企業廠辦仍有需求,混凝土截至 3 月總待提量約為 200 萬立方米,業績可望穩定中求成長。環泥表示,各區潛在大型專案來看,新竹地區高鐵特區開發、科技廠辦大樓、海水淡化廠;台中地區則有大型商場、高鐵娛樂城、台積電廠辦、台中捷運;台南、高雄、屏東地社會宅、南科園區擴建、台積電廠辦、高雄捷運、台南捷運、國道七號等案子。
台股新聞
亞泥 (1102-TW) 今 (9) 日公告第一季財報,本業獲利大增 5 成,但受到業外拖累,稅後純益 13.64 億元,年減 53.7%,每股純益 0.41 元。亞泥也公告 4 月營收 62.76 億元,年增 1 成,累計前 4 月營收 228.7 億元,年增 3.1%。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9) 日公告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 8.36 億元,年增 1.3%,每股純益 0.71 元;國產也公告 4 月營收 20.13 億元,約持平前月、年增 11.4%;累計前 4 月營收 73.68 億元,年增近 6%。
台股新聞
亞泥 (1102-TW) 旗下亞東預拌今 (27) 日宣布,取得首張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驗證證書,在各廠裝設超過 20 個用水監測設備,精準掌握水資源使用狀況,優化調度與回收策略。亞東預拌表示,預拌混凝土產業對水依存度高,對品質影響極大,一立方米的預拌混凝土產品中,約有 10% 的水含量,水不僅是原料之一,在砂石堆置、裝卸、產品拌合及運輸車洗滌等製程,皆須使用水資源,若水資源缺乏將對營運造成重大影響。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高雄仁武廠挾高端低碳混凝土優勢,成為台積電 (2330-TW)2 奈米主力供應商,國產看好,隨著台積電持續擴大高雄投資,接下來 3 座晶圓廠可望帶來百萬立方米混凝土的需求,將推升業績及獲利表現。國產 2 月營收 14.33 億元、年增 15.5%;累計前 2 月營收 33.24 億元,約持平去年同期,若以國內本業來看,單月營收達到 12.49 億元,年增達近 12%,先進低碳佈局與「擇優出貨」策略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