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9)野村腳勤觀點:兩大指標決定記憶體行情延續近期市場最熱的莫過於記憶體,這個過去被大家認為週期性的產業。隨著 2026 年進入 AI 推論元年,龐大的運算需求推升記憶體存儲量,帶動 Q3 記憶體報價全面上漲,核心原因當然在於供不應求,我們認同這是記憶體產業迎來超級大循環的關鍵時刻。
基金
台股在十月寫下史上最強「光輝十月」,加權指數單月大漲 9.34%,再創歷史新高。然而進入十一月,市場氛圍急轉,估值偏高與資本支出疑慮成為賣壓來源,許多投資人不免質疑:AI 舞會是否一夕結束?野村投信分析表示,AI 趨勢並未改變,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I 業務持續穩健成長,龐大現金流支撐投資動能不減。
在全球雲端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投資加速下,台積電 (2330-TW)(TSM-US) 成為最大受惠者。瑞銀最新研究指出,每 1GW 伺服器建置可替台積電帶來約 10 億至 20 億美元收入,約占其 2025 年預估營收的 1% 至 1.5%。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2)野村腳勤觀點:記憶體產業迎來翻天覆地變化今年這波 DRAM 與 SSD 漲價潮,與過去由品牌伺服器廠 (Dell、HPE) 主導採購不同,這次主要買家升級為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包括 AWS、Microsoft、Google。
預計 2024 至 2027 年間,中國的 300 毫米晶圓廠數量將從目前的 29 座迅速增至 71 座,約占全球 239 座晶圓廠總量的 29.71%,成為全球 300 毫米晶圓產能擴張的核心引擎。這波快速增長顯示,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在先進製程、特色工藝及儲存晶圓技術上的持續投入,也進一步凸顯中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格局中的影響力。
基金
AI 的強勁需求方興未艾,相關類股漲勢凌厲,雖然近期轉趨震盪,AI 成長依然趨勢不變。惟目前美股價值面偏貴,開始出現股市可能泡沫化的聲音。對此,駿利亨德森投資指出,現階段美股與 2000 年時期科技泡沫化有顯著的差異,目前成長股的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大幅超越價值股,良好的基本面能夠有效地支撐其高估值。
荷蘭政府凍結中資半導體企業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資產引發全球晶片斷供危機,儘管北京出手豁免出口限制,歐洲汽車業仍深陷「晶片荒」的焦慮感。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盟官員警告,若荷蘭不恢復對安世中國廠的晶圓供應,數周內全球汽車生產線恐面臨停擺。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基金
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布財報者逾八成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加上川習會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步走強。台股加權指數上週 (10/27~10/31) 一度大漲逾 600 點,突破 28,000 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9)野村腳勤觀點:外資回流台灣的結構性趨勢自 4 月解放日以來,外資買超台股已逾 6,000 億新台幣,推升台股屢創新高。若進一步觀察外資淨匯入金額,自 2023 年以來已累積超過 3 兆元,顯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
大陸政經
安世中國周日(2 日)凌晨發布致客戶公告函,稱荷蘭安世半導體單方面決定自 2025 年 10 月 26 日起停止向位於東莞的封裝測試工廠(ATGD)供應晶圓,目前公司庫存充足,能夠滿足客戶至年底乃至更長時間的訂單需求。據《財聯社》報導,安世中國在微信公眾號上刊登的致客戶公告函,稱荷蘭安世半導體提出的所謂「當地管理層近期未能遵守約定的合約付款條件」的斷供理由,完全是無中生有,惡意抹黑安世中國管理層。
國際政經
本周「川習會」完成之後,華爾街日報 (WSJ) 等多家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白宮即將宣布,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位於中國的工廠將恢復晶片出貨,此舉對正煩惱車用晶片供應吃緊問題的汽車製造商來說是大好消息。知情人士說,恢復晶片出貨的框架,將由川普政府為美中在南韓達成的貿易協調款附上的事實說明書 (fact sheet) 詳細說明。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2)野村腳勤觀點 :No data, No Problem儘管美國政府關門導致通膨與就業數據的公布延遲,使政策制定面臨更高不確定性,但從過去 CPI 與 PCE 的表現來看,通膨受控的趨勢已相當明確,相較之下,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才是影響政策走向的關鍵。
美股雷達
科林研發 (Lam Research)(LRCX-US) 周三 (22 日) 盤後公布會計年度第 1 季財報與第 2 季財測,雙雙超越市場預期,顯示各大晶片製造商積極訂購用於人工智慧 (AI) 半導體的生產設備,盤後一度漲逾 2%。F2026 Q2(12 月 28 日止) 財測關鍵數字 營收:52 億美元 ±3 億美元 vs 48.1 億美元 EPS:1.15 美元 ±10 美分 vs 1.04 美元F2026 Q1(9 月 28 日止) 財報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期營收:53.2 億美元 vs 52.3 億美元 EPS:1.26 美元 vs 1.22 美元科林研發周三盤後一度上漲 2.2%,但隨後翻黑下挫,截稿前跌逾 1%。
歐亞股
南韓總統的首席政策顧問金永範 (Kim Yong-beom) 近日召開半導體產業會議,與三星電子、SK 海力士等主要晶片與設備企業高層共同檢視國內外產業現況。據悉,三星電子裝置解決方案 (DS) 事業部技術長宋載赫 (Song Jae-hyeok) 在會中表達強烈信心,表示 2 奈米製程的量產將成為三星重返晶圓代工領導地位的關鍵。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15)野村腳勤觀點:稀土議題升溫,供應鏈具韌性過去一週,美中貿易緊張再度升溫,稀土議題重新成為市場焦點。誠然,稀土對美國科技產業至關重要,從半導體上游材料到晶圓製造,供應鏈多個環節都可能受到影響。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周五 (17 日) 發表第一款美國製 Blackwell 晶圓,由台積電 (TSM-US)(2330-TW) 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半導體廠生產,象徵美國先進晶片生產回流的關鍵一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五訪問台積電鳳凰城廠,慶祝首度亮相的美國製 Blackwell 晶片晶圓,台積電營運副總王英郎等高階主管也出席。
一手情報
備受矚目的「2025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於 10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鈺祥企業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之邀,於創新經濟館重磅展出全球首款「碳中和再生型化學濾網」。這項劃時代的創新技術,以實質減碳效益為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邁向淨零轉型注入強勁動能,現場吸引眾多業界人士高度關注。
美股雷達
前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近日針對英特爾與輝達 (NVDA-US) 和美國政府的股權合作案發表看法,他指出,這些合作的首要任務仍是支持晶圓代工業務的發展,否則再多的股權交易也無法真正推動製造野心。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08)野村腳勤觀點:美國 AI 國家隊成形?台灣供應鏈持續受惠黃仁勳曾說:「除了輝達,其他 AI 晶片就算免費也不值得使用」(意指效率遠不及輝達)。但如今 OpenAI 宣布以入股方式投資 AMD,更加證明了 AI 的藍海有多大,不只是訓練晶片,還有更廣泛、需求量更大的推理晶片市場,商機不會只被輝達一家獨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