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交





    2025-11-23
  • 國際政經

    多家英國媒體報導指出,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 正計畫於明年 1 月底 訪問中國。若此行成行,將是英國國家領導人相隔七年後再度踏上中國行程,成為中英關係的重要指標。英國在脫歐後面臨經濟動能下滑的困境,今年第三季 GDP 僅成長 0.1%,製造業持續疲弱。






  • 2025-11-22
  • 國際政經

    俄羅斯高層外交官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可能再次舉行會晤。根據《路透》報導,俄羅斯副外長 Sergei Ryabkov 週六(22 日)在國營《國際事務》雜誌接受訪問時表示:「我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他指出,雙方仍在尋找前進的方式。






  • 2025-11-18
  • 國際政經

    日本政府近日再次對在中國的公民發布安全提醒,呼籲他們加強防範措施,避免前往人多擁擠的場所,以確保個人安全。根據《路透》報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表示,最新的安全提醒是對在中國的日本國人防範措施的再次呼籲,因近期影響兩國關係的外交事件後,中國媒體對日本的輿論情緒已惡化。






  • 2025-11-15
  • 國際政經

    中國近期建議本國民眾暫時避免前往日本,被視為北京針對日前因日本自民黨高市早苗首相候選人對台灣發表言論而引發的外交爭端的首次重大反制。對此,日本則呼籲中國在回應爭議時「保持克制」。根據《彭博》報導,事件起因於高市早苗上週表示,若台海發生衝突,軍事行動可能被視為「生存威脅情況」,此一說法將為日本干預提供法律依據。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的政治影響力,一直是學術界與公眾熱議的焦點。在近期的學者對談中,三位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格森(Niall Ferguson)、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和科特金(Joel Kotkin),就川普的「影響力」與「歷史地位」展開了深入而激烈的辯論。






  • 2025-11-11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上週在國會表示,假設中國武力攻擊台灣,可能構成日本的「生存威脅事態」,進而觸發東京的軍事回應。此言論打破了日本長期以來對台海議題的「戰略模糊」立場,引發中國強烈抗議,釀成一場外交風波。根據《路透》報導,高市早苗的言論引發一名中國駐日外交官在社群平台上發表帶有威脅意味的貼文,同時,中國方面也正式向日本提出抗議,指責此舉是明目張膽地干涉中國內政。






  • 2025-11-04
  • 國際政經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高規格會晤後,俄羅斯官員似乎急於重申莫斯科與中國的聯盟關係。根據《CNBC》報導,在川普與習近平上週的「令人驚豔」會談後,俄羅斯週一(3 日)迅速派出高層代表團前往中國進行磋商和談判。根據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週一(1 日)抵達杭州,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展開為期兩天的會談,雙方簽署多項協議,涵蓋貿易、投資、能源、運輸、農業及太空等領域。






  • 2025-10-27
  • 國際政經

    週一(27 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他剛離開馬來西亞,正準備啟程前往日本展開正式訪問。這次訪日行程不僅標誌著川普重返亞洲舞台,也將為他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首次面對面會談揭開序幕。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高市早苗於 25 日首次與川普首次通話。






  • 2025-10-26
  • 國際政經

    俄羅斯國防部週六(25 日)宣布對烏克蘭國防工業及能源基礎設施發動密集打擊,導致烏克蘭國家電力公司宣布將於週日(26 日)對部分地區實施臨時限電。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代表已抵達美國,稱外交解決方案「非常接近」。當地時間 25 日,俄羅斯國防部通報,俄軍對烏克蘭的軍工企業與能源設施發動密集打擊,以回應烏克蘭此前對俄境內民用設施的襲擊。






  • 2025-10-24
  •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報導,由於台灣在外交上無法直接與美國總統川普溝通,我國政府轉而採取另類策略:主動接觸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支持者陣營,並獲得白宮內部部分人士的支持,以此間接傳達台灣的立場。自川普今年初再度上任以來,美國對台灣態度出現搖擺。一方面,川普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他保證,只要他在任內,中國不會入侵台灣;但另一方面,美國至今尚未批准任何新的對台軍售案。






  • 2025-10-04
  • 國際政經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於週六(4 日)選出右派政治人物高市早苗為首位女性黨總裁,為她成為日本下一任首相鋪路。根據《彭博》報導,高市早苗將面臨整合執政自民黨、重建民眾支持,以及重新吸引因生活成本上升和外國人增加而轉向小型民粹政黨的年輕選民等挑戰。由於自民黨在兩院均失去多數席次,新任黨總裁也需與部分在野黨協商,以推動立法和預算案。






  • 2025-10-02
  • 美股雷達

    英國政府再度試圖取得蘋果 (AAPL-US) 用戶資料後門存取權,這次擬要求能定期存取英國民眾的 iCloud 備份。英國政府 8 月時似乎已放棄對蘋果裝置後門存取的強制要求,但《金融時報》週三 (1 日) 報導,英國內政部於 9 月初頒布新指令,要求蘋果必須為英國公民資料提供方式,以存取其加密的雲端備份。






  • 2025-09-24
  •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23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近一小時演說,抨擊聯合國只會說「空話」,稱氣候變遷是「騙局」,並警告開放邊界正在摧毀各國。川普在演講中猛烈抨擊聯合國,指控該組織只提供「空話」,對解決戰爭毫無幫助。他抱怨聯合國從未主動協助他的外交努力,「我結束了七場戰爭,與每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有接觸,但聯合國從未打過一通電話提供協助。






  • 2025-09-23
  • 國際政經

    一個由美國國會兩黨議員組成的代表團本周訪問中國,這是自 2019 年以來美國眾議院首次派遣代表團訪中,旨在美中關係因貿易、科技與全球衝突等議題而日益緊張之際,重新開啟並加強雙方溝通管道。代表團團長、民主黨籍眾議員史密斯 (Adam Smith) 在 23 日的記者會上坦言,美中在許多關鍵議題上仍處於「各說各話」的階段,但同時也強調,透過對話解決棘手問題的可能性「超乎想像」。






  • 國際政經

    在加薩戰爭持續、人道危機加劇的背景下,國際外交格局出現重大轉變。法國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於聯合國大會召開前夕,在一場於紐約舉行的高級別會議上,正式宣布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此舉引發連鎖效應,比利時、盧森堡、馬爾他、安道爾、摩納哥等國也迅速跟進承認。






  • 2025-09-19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與英國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周四 (18 日) 在白金漢郊區官邸齊聚,為川普前所未有的第二次國是訪問畫下句點。兩人齊聲讚揚美英「特殊關係」邁入新時代,宣布高達 1,500 億英鎊 (約 2,050 億美元) 的投資承諾,並刻意淡化在加薩、烏俄戰爭等外交議題上的分歧。






  • 2025-09-09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成為國際輿論焦點。近日,《大西洋月刊》頭版以「當世界不再認真對待川普」為題,直指在新興國際秩序逐漸成形之際,川普的態度與反應顯得異常冷漠,使美國在全球權力遊戲中逐漸被邊緣化。9 月 1 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中國、俄羅斯與印度三國領導人齊聚;9 月 3 日的「九三閱兵」更出現中國、俄羅斯、北韓並肩的場面。






  • 2025-09-03
  • 大陸政經

    北京於 9 月 3 日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據陸媒《中新網》報導,此次閱兵儀式吸引了全球主流媒體的目光,包括路透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英國廣播公司(BBC)和日本廣播協會(NHK)在內的多家媒體都進行了即時且集中的報導。






  • 2025-09-01
  • 國際政經

    據《彭博》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期頻繁運用其俄製 Aurus 豪華禮車,與多國領袖展開一場獨特的「車輪外交」,藉此創造非正式對話機會,並同時推廣俄羅斯本土製造的頂級車款。這種模式不僅是外交手腕,更是提升俄羅斯工業聲望的策略。最近的案例發生在中國,知情人士表示,普丁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與印度總理莫迪共乘 Aurus 禮車。






  • 台灣政經

    總統府今 (1) 日宣布國安會 4 位新任人事,總統特聘原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及副秘書長劉得金出任諮詢委員,其中台北市議員趙怡翔、總統府發言人李問則接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職務,賴清德期勉全體國安團隊成員戮力以赴,持續落實各項國安重點任務。並由鄭俊昇出任總統府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