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國際政經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戴莉(Mary Daly)表示,她支持在下個月的聯準會會議中降息,原因是她認為就業市場可能突然惡化的風險,比通膨突然飆升的風險更高且更難應對。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戴莉週一(24 日)接受訪問時指出:「就勞動市場而言,我對我們能否提前因應感到不那麼有信心。
國際政經
在 12 月政策會議前,聯準會內部的分歧逐漸加大;隨著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保持沉默,投票委員會成員的立場出現明顯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似乎正在為聯準會票委「計票」。分析指出,投資者的關注重心已從聯準會整體共識,轉向觀察每位政策制定者的投票傾向。
國際政經
一名聯準會高階官員近日的最新談話重新燃起市場對降息的期待,也讓外界對聯準會 12 月利率決策的判斷更加撲朔迷離。《巴隆周刊》指出,這並非因為其表述具有決定性,而是因為在聯準會即將進入「靜默期」前,這是少數仍能取得的政策訊號之一。根據《巴隆》報導,在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針對 12 月 9 日至 10 日舉行的年內最後一次會議上降息表示,「近期可能還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後,美債殖利率走低,市場樂觀情緒被點燃。
國際政經
本週末,聯準會再度釋出「鷹派」訊號。美東時間週六(22 日),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行長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她認為聯準會在 12 月沒有進一步降息的必要,並指出通膨仍存風險,維持溫和偏緊的政策立場有助確保通膨持續回落。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四 (20 日) 報導,在政府關門延遲數周後,美國 9 月非農就業報告終於公布,但這份遲來的數據並未替聯準會(Fed)12 月利率決策帶來明確方向。新增就業優於預期、失業率卻升至近四年新高,勞動市場同時釋出憂喜參半訊號,使市場與 Fed 內部對於是否再度降息的分歧更加凸顯。
國際政經
美國政府在歷經 43 天的史上最長停擺後,於周四 (13 日) 正式恢復運作。然而,導致此次停擺的政治分歧並未消失,國會兩黨之間的僵局仍深深盤踞在華府,使得政府重啟後的運作前景依舊面臨不確定性。此次停擺期間,超過百萬名聯邦員工遭遇薪資中斷、全國航班大規模取消、數千萬名低收入家庭的食物補助也受到衝擊,再度凸顯政府停擺對國家運作和民生安全的深遠影響。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與英國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周四 (18 日) 在白金漢郊區官邸齊聚,為川普前所未有的第二次國是訪問畫下句點。兩人齊聲讚揚美英「特殊關係」邁入新時代,宣布高達 1,500 億英鎊 (約 2,050 億美元) 的投資承諾,並刻意淡化在加薩、烏俄戰爭等外交議題上的分歧。
國際政經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一封寫給美國總統川普的公開信中指出,儘管身處戰爭邊緣,他腦中反覆思索的卻不是戰事,而是川普與美國國內日益尖銳的政治撕裂。佛里曼直言,近期發生的柯克(Charlie Kirk)政治暴力事件及其後續影響,可能成為川普任期中的關鍵轉折點,取決於川普如何選擇回應。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WSJ)周一 (25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政府將持有英特爾(INTC-US)10% 股權的消息,在政壇引發強烈反響,保守派批評這是「國有化產業」的行為,甚至被形容為「帶著共和黨標籤的社會主義」,但部分左派人士卻罕見地表達支持。
歐亞股
綜合外媒周四 (7 日) 報導,英國央行 (英格蘭銀行 / BOE) 在 8 月利率會議中以 5 比 4 的微幅票數,決議將基準利率從 4.25% 下調至 4%,為 2022 年以來最低水準。這次決策不僅顯示內部對通膨與經濟疲軟之間的取捨日益困難,更罕見地出現史上首次「兩輪投票」才形成多數,突顯決策難度。
國際政經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8 日) 報導,歐洲聯盟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歐盟官員透露,雙方可能很快就協議大致內容達成共識,儘管協議仍充滿不確定性,但此舉已考驗歐盟內部團結,因部分條件可能使特定成員國受益大於其他國家,引發內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