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
台股新聞
中華信評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僅管台泥 (1101-TW) 受高雄電池廠火災等意外影響,今年獲利預期將下修,但仍維持其長期信用評等 「twA+/twA-1」,並給予 「穩定」 展望;S&P Global 同時發布國際信用評等,維持台泥投資等級 BBB-「穩定」展望。
台股新聞
中華信評今 (7) 日發布「2025 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對於台灣金融業展望,普遍持穩定的看法,其中,銀行業放款年增率略見下滑,主要受限於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持續施行;壽險業今年受到市場波動加劇干擾,前 5 月陷入虧損,不過,中華信評預估保費年成長 6%,將維持令人滿意的水準,加上下半年有股利收入及金管會暫行措施協助,全年獲利可望轉正。
台股新聞
中華信評今 (7) 日發布「2025 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第一季科技業帶動經濟成長表現強勁,第二季受惠急單效應,因此,標普將全年 GDP 成長率預測值由 2.4% 上調至 3.3%,新台幣匯率相較去年底呈現升值趨勢,但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及全球因應措施不確定性持續為台灣經濟前景帶來壓力。
台股新聞
新光金控 (2888-TW) 與台新金控 (2887-TW) 將於 2025 年 7 月 24 日合併,新光金隨後下市,旗下各營運事業單位將併入「台新新光金控」集團。中華信評及標準普爾今 (22) 日將新光金控及主要子公司的信評結構調升至與台新金控集團相當的水準。
台股新聞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 5 月歷經暴力升值,令台灣金融市場及對經濟至關重要的出口導向產業感到意外,尤其是高科技產業。中華信評今 (14) 日發布報告指出,台灣強勁的經常帳順差與持續的資本流入顯示,台幣未來幾季可能會在結構上維持強勢,恐導致科技公司利潤率下滑,半導體及零組件公司面臨的外匯風險更高於其他科技業子產業,在出口競爭力轉弱及因應客戶需求下,可能刺激製造業加速轉移至海外。
台股新聞
台積電 (2330-TW)(TSM-US) 大舉增加對美投資的計畫,中華信評今 (5) 日表示,長期而言,將為其帶來策略優勢,包括強化供應鏈的韌性與就近服務主要客戶,從而部分抵銷該公司面臨的地緣政治與貿易不確定性;不過,該公司的獲利能力與自由營運現金流量在廠房興建期間與量產初期卻也可能因此轉弱。
台股新聞
中華信評今 (17) 日發布「2025 年台灣信用展望」,分析師許智清表示,強勁且持續成長的人工智慧相關設備需求,將帶動台灣明年經濟復甦,因此,標普將 2025 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先前的 2.1% 調升為 2.4%,通膨估為 1.5%。許智清指出,台灣在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供應鏈中擁有強健地位,使得科技業成為台灣貿易導向型經濟的驅動因素,特別是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方面的需求。
台股新聞
中華信評及標普全球 (S&P Global Company) 分別將南山人壽的長期財務實力與發行體信用評等由「twAA」(穩定) 調升至「twAA+」(穩定),以及由「BBB+(穩定)」調升至「A- (穩定)」。中華信評本次調升,主要考量南山人壽在審慎的業務成長與投資策略支持下,使資本與獲利能力提升,評估在較大壓力情境 (99.8% 信賴水準) 下擁有充足的資本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