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美股雷達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近日確認,蘋果正在開發新款 MacBook Pro、iPad 及 Vision Pro,並在產品正式推出前洩露部分訊息。根據《MacRumors》報導,FCC 公布的文件中出現多個與現有設備不符的型號,例如 A3434 對應尚未發佈的 M5 MacBook Pro,而其他型號則可能是即將推出的 M5 iPad Pro。
美股雷達
《Appleinsider》報導,蘋果預計在 2025 年底前推出搭載 M5 晶片的全新 iPad Pro,相關裝置疑似已提前流出。俄羅斯知名 YouTube 頻道 Wylsacom 近日發布影片,展示了一台據稱為 13 吋、256GB 儲存版本的 M5 iPad Pro,內容揭露了多項細節。
美股雷達
知名蘋果 (AAPL-US) 爆料人古爾曼(Mark Gurman)在週日(28 日)晚間最新一期通訊中,披露了蘋果 AI 計畫「Apple Intelligence」的最新進展,並揭露蘋果內部針對 iPhone 17 Pro 刮痕事件的通知,同時談及未來幾個月將登場的蘋果新品,包括 iPad、Vision Pro 與 MacBook 系列。
美股雷達
隨著蘋果 (AAPL-US) 年度九月發表會圓滿落幕,《彭博》資深記者古爾曼(Mark Gurman)在其 Power On 通訊中指出,蘋果在未來數月內仍將推出多款新產品。古爾曼預計,從 2025 年底到 2026 年初,蘋果將發表約 10 款新產品,其中包括可能在十月亮相、搭載 M5 晶片的 iPad Pro。
美股雷達
財經商業媒體《界面新聞》報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透露,蘋果 (AAPL-US) 計劃 2026 年推出其首款可折疊 iPhone,並計劃 2028 年跟進發布可折疊 iPad。這兩款可折疊設備均將採用由康寧公司獨家供應的超薄玻璃蓋板解決方案。
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 Jeff Pu 最新預測指出,雖然折疊 iPhone 進展順利,但折疊 iPad 可能將延後量產,無法在 2026 年底前正式進入生產階段。Pu 並未透露延期原因。外界普遍認為,這項預測實際上是一種對 Pu 先前時程預估的修正。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四 (31 日) 盤後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 3 季財報,營收和獲利輕鬆打敗市場預期,第 4 季營收成長預測也超越分析師所料,但關稅成本恐將達到 11 億美元。以下是本次財報電話會議亮點。1、Q4 財測Q4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估營收增幅: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 (4%-9%) vs 3% 服務業務增幅:約 13% 毛利率:46-47% 關稅成本:11 億美元蘋果預期,本季 (第 4 季,9 月止) 營收增幅將為「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優於分析師所估的 3%。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四 (31 日) 盤後公布上季 (2025 年第 3 季,6 月底止) 財報輕鬆打敗市場預期,整體營收成長 10%,是 2021 年 12 月以來最佳單季表現,iPhone 業績意外亮眼,反映消費者為了規避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而出現的提前採購潮,盤後股價應聲上漲逾 2%。
台股新聞
觸控模組廠 GIS-KY(6454-TW) 近期傳出奪得蘋果 iPad 新品訂單,激勵今 (15) 日股價開高走高,開盤以 41.8 元開出,隨即一路上攻,隨即來到漲停價 44.1 元,成交量近兩千張,較前一日放大近 5 倍,委買張數逾 1400 張。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11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計劃於 2026 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包括新款低階 iPhone、多款 iPad 及升級版 Mac,以重振銷售動能。知情人士透露,這批產品預計將在明年春季前問世,其中包括入門款 iPad 及 iPad Air 的更新版,以及一款外接 Mac 螢幕顯示器。
美股雷達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表示,蘋果 (AAPL-US) 股價可能浮現短期上漲動能,因為中國的 618 電商購物節大促銷,讓 iPhone 和 iPad 銷售成績比預期亮眼。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說:「蘋果 iPhone 與 iPad 在中國 (賣到消費者手上) 的最終銷售量,在這一季意外的好,主要受益於中國的 618 電商購物節促銷活動。
美股雷達
外界猜測得到確認,蘋果 (AAPL-US) 的 AI 加持版 Siri 跳票了。去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大肆宣傳 Apple Intelligence 將如何增強 Siri 功能。美東時間 6 月 9 日周一開幕的 WWDC 2025 大會上,蘋果的軟體工程高級副總 Craig Federighi 承認,Siri 的這些 AI 功能短期內不會推出。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年度開發者大會(WWDC 2025)將於美東時間周一(9 日)午後 1 點(台灣時間 6 月 10 日凌晨 1 點)正式舉行。近年來,市場對蘋果的 Vision Pro 頭戴設備與「蘋果 AI」抱有極高期待,但今年話題熱度明顯降溫,氣氛較為冷靜。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二 (4 日) 在官網更新 iPad 系列產品,包括搭載 M3 處理器的 iPad Air,還有搭載 A16 晶片的新款 iPad,前者售價為新台幣 19,900 元起 (以下單位皆同)、後者售價為 11,900 元起,台灣推出日期尚未確定。
美股雷達
多家外媒最新報導,蘋果 (AAPL-US) 行動裝置下一個重大升級可能是可折疊性,該公司將開發兩款折疊設備,較大的一款是 iPad,另一款則是 iPhone 折疊機。根據《華爾街日報》(WSJ) 報導,蘋果打算在未來幾年推出兩款可折疊設備,其中一款是螢幕 19 吋、可跟桌上型電腦螢幕相媲美的 iPad,還有一款是螢幕比 iPhone 16 Pro Max 更大的手機。
美股雷達
最新爆料指出,蘋果 (AAPL-US) 打算 2025 年推出自研數據機晶片,針對 iPhone 和 iPad 系列新品開發三款客製 5G 基帶晶片,將有不同性能和效率水準,將在三年內逐步替代現有供應商高通 (QCOM-US) 提供的 5G 基帶晶元。
美股雷達
印媒《MoneyControl》透露,在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引爆「關稅炸彈」之前, 蘋果正在與印度當地 40 多家公司進行談判,希望後者成為 iPhone 等設備的零件供應商。Jefferies 分析師 Edison Lee 先前表示,如果當選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對中國提高的關稅政策得以實現,蘋果 (AAPL-US) 可能會面臨重大財務影響,最差情況,蘋果每部 iPhone 的成本增加 256 美元 (約台幣 8320 元),影響毛利率約 7%。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5) 日公告 10 月營收,8048.47 億元創同期新高、2 年單月新高,月增 8.6%、年增 9.8%;累計前 10 月營收 5.53 兆元同創新高,年增 9.6%,第四季維持營收季增、年增的展望。鴻海說明,10 月四大產品類別月對月來看,電腦終端、消費智能二大產品受惠 10 月新品發布及中國雙 11、北美感恩節,客戶拉貨動能較強,均有強勁成長;元件及其他產品也有顯著成長;雲端網路產品雖然略衰退,但 AI 持續拉動伺服器需求。
美股雷達
歐盟執委會周一 (4 日) 表示,歐盟反壟斷機構將評估蘋果 (AAPL-US) 用於 iPad 的作業系統是否符合其旨在遏制科技巨擘權力的《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 DMA) 的規定。歐盟當局此舉是在蘋果公司 4 月公布歐盟執委員會指定的 iPad OS 合規報告之後所做出,該機構是歐盟市場競爭的執法者,認為蘋果的作業系統是企業接觸客戶的重要門戶。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將於周四 (31 日) 美股盤後公布 2024 會計年度第四季 (截至 9/30) 財報,在年度新品發表尾聲之際 iPhone 需求比近年來好,尤其是在中國,預估手機銷售量將結束連續兩季下滑頹勢、大中華區營收料將成長逾 6%,該季總營收估成長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