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股
港股
在人工智慧(AI)熱潮的推波助瀾下,中國科技巨擘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團控股 (BABA-US) (09988-HK) 的股價今年強勁反彈,市值激增了 2,500 億美元,這股漲勢正引發投資界一股日益強烈的「錯失恐懼症」(FOMO)。儘管如此,基金經理人普遍認為阿里巴巴的股票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報導,KeyBanc 分析師在最新的半導體供應鏈調查中點名輝達 (Nvidia)(NVDA-US) 和博通 (Broadcom)(AVGO-US) 為最強勁的公司,理由是兩者產能持續提升,並且拿下多項人工智慧 (AI) 大單,使其在該產業中具備最佳競爭位置。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周三 (24 日) 報導,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指出,目前值得買進的最佳人工智慧 (AI) 股票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領先業者,而是進一步擴展至記憶體領域。該投行表示,AI 投資版圖正從硬體逐步轉向應用端,AI 半導體的成長預測顯示,至 2030 年 CAGR(年複合成長率) 將達到 22% 至 55%。
美股雷達
當地時間 9 月 4 日,受財報爆雷影響,全球軟體業新勢力 Figma(FIG-US) 股價在隔夜美股盤中一度暴跌超 21%。其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營收為 2.496 億美元,同比增長 41%,不及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投資人質疑 Figma 的業績及未來展望恐無法支撐該公司遠高於軟體股同行的估值水平,選擇大舉拋售。
美股雷達
隨著美股回調,投資者從炙手可熱的人工智慧 (AI) 科技股轉移,使做空這些領先 AI 股票的賣家大賺,潛在獲利達數十億美元。本周科技股連續兩天下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周三 (20 日) 下跌 0.7%,拖累大盤表現,加劇了市場對 AI 榮景可持續性的擔憂。
ETF
曾在 2023 年奪下年度績效冠軍的富邦臺灣中小 (00733-TW),過去一年表現不如預期,但近期出現突破,8/8 股價強勢大漲近 2%,以 43.01 元作收,回到川普 4 月祭出對等關稅前的水準,單周累計上漲逾 4%,主要成分股包括漢唐 (2404-TW)、健鼎 (3044-TW)、京元電 (2449-TW) 等,近期股價漲勢都相當犀利。
台股新聞
美國聯準會 (Fed) 官員釋出美國降息前景,也提升市場氣氛,美股四大指數昨 (26) 日也在科技股的漲勢下,帶動四大指數齊揚,台股今 (27) 日在連 3 日上漲後,多方攻勢略顯疲弱,加上新台幣早盤再度急升逾 2 角見到 28 字頭,避險情緒升高,以 22,503 點小漲 11 點開出後,一度翻黑小跌逾 50 點,台積電 (2330-TW) 在平盤下遊走。
專家觀點
ARM 財報反應下跌 3.34%,下季展望僅皆近平於預期,呈現 Double miss如上表格整理,本季 Double beat,且旺季營運帶動自由現金流由負翻正,一舉達到 3.6 億 (小幅優於預期)。相較過往 2 年有 NVIDIA Grace CPU、Qualcomm WoA AIPC 晶片等分食 X86 原先盤據的市場,然而展望今年,未看見類似的爆發新品應用出現,這將導致 lisense 營收缺乏進一步成長的利多維繫;而 DeepSeek 帶動邊緣 AI 應用的爆發,也仍屬於想像,畢竟手機、連網裝置本來就大量採用 ARM 架構,推測等到真正能激起裝置端需求,才會有 royalty 營收的調升成長入帳。
專家觀點
Meta AI 全球活躍用戶將近 5 億,Meta 可說是全球傳播最廣的社群軟體,在 Meta 持續擴張到更多國家,還有觸及到更多用戶,已經被廣泛使用的 AI 助理有望成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 AI 助理,這也直接帶動 AI 伺服器的需求繼續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