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債





  • 本月初的美國債市動盪中,日本機構的交易行為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根據日本財政部的初步數據,在截至 4 月 4 日的一周內,包括銀行和退休基金在內的私人機構拋售了價值 175 億美元的長期外國債券,隨後一周又拋售了 36 億美元,連兩周總計超過 200 億美元,為 2005 年來最大兩周拋售規模之一。






  • 2025-04-22
  • 台股新聞

    川普拋出關稅震撼彈後,意外引發美債拋售潮,導致價格、殖利率劇烈波動,美元也出現急貶,市場擔憂擁有龐大美債部位的台灣壽險業是否會面臨龐大的財務壓力,甚至出現系統性風險?對此,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今 (22) 日回應,除了每日監控保險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外,也會持續關注三大財務指標,此外,2026 年即將接軌,AC 項下債券今年起已無限賣 5% 限制,不會出現「想賣賣不了」的情境。






  • 美股雷達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的資深投資組合經理 Vishal Khanduja 周一 (21 日) 表示,隨著美國長期公債持續下跌,美國的例外論正遭遇若干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原本可能流入美國的資金,現在正轉向歐洲、日本,而不少避險資金則選擇流入黃金。






  • 美股雷達

    由於全球貿易停滯不前,投資人情緒依然承壓,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二 (22 日) 攀升。美東時間上午 7:15,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 0.2 個基點至 4.407%。2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漲 4.4 個基點至 3.796%。1 個基點等於 0.01 個百分點,殖利率和價格呈反比關係。






  • 美股雷達

    中金公司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宣布加徵關稅後,市場罕見地出現了股、債、匯同步下跌的「三殺」局面。除了交易因素外,從基本面來看,這反映了市場正在對「美國的停滯性通膨」以及「沒那麼差的歐元區」進行定價。與此同時,儘管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累計超過 100%,遠高於 2018-2019 年貿易摩擦期間的 18%,人民幣匯率卻展現出驚人的韌性。






  • 美股雷達

    美股周一 (21 日) 出現顯著震盪,美國股市和債券紛紛下跌,而美元則跌至 3 年來的新低。美國總統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稱鮑爾為「大輸家」,並指責他降息速度過慢。這已非川普首次批評鮑爾,上周他也曾指責鮑爾未積極降息。市場分析師指出,川普此番言論可能意在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預先設定敘事,將責任歸咎於聯準會未能及時降息。






  • 基金

    最近市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中國會不會為了報復美國的關稅政策,大量拋售美國公債」。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戲劇化,但其實不只在社群平台上被熱烈討論,連專業的財經媒體也開始報導,甚至讓不少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投資策略。但問題是,中國真的有辦法單靠「賣美債」,就能動搖美國經濟嗎?投資該如何應對?1. 中國持債金額其實沒那麼驚人根據最新數據,中國目前持有約 7,600 億美元的美國公債。






  • 外匯

    隨著川普政府推行新一輪關稅政策,包括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 145% 的關稅,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盪。美股、債市與美元匯率同步下跌,引發全球對「美元作為全球準備貨幣地位」的疑慮,專家警告「去美元化」趨勢可能加劇,全球資本市場進入高度不確定時代。






  • 美股雷達

    當投資人一片哀鴻遍野、財經媒體接連唱衰之際,股匯債呈現三殺局面,Yardeni Research 卻逆勢發聲:「黎明前的黑暗,可能已經降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連續三週以看空美元、美股與債市、以及全球經濟為封面主題,這在歷史上非常少見。






  • 美股雷達

    Evercore ISI 副總裁 Krishna Guha 周一 (21) 表示,如果美國總統川普真的採取行動撤換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股票與債券市場可能將出現大幅拋售。Guha 在接受 CNBC 節目訪問時表示,「一旦開始質疑 Fed 的獨立性,就等於提高了其降息的門檻。






  • 台股新聞

    川普政策上升至國安戰略,防止中國崛起與牽制盟友美債影響力道瓊指數一週以來終結短線反彈,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回測到反彈波段的一半位置,幅度並不大,整體符合反彈後下壓找支撐,進而趨穩的跡象。近期觀望情緒濃厚,代表利空消化至今,市場量縮,等待著後續川普政策、各國談判進展以及 FED 態度,期盼新資訊帶動明確趨勢。






  • 美股雷達

    對全球貿易戰拖累經濟和企業獲利成長的擔憂,促使投資人把資金轉進現金型基金以規避風險,自 4 月迄今,流入追蹤黃金、超短期美債、低波動股票等 ETF 的金額達到 180 億美元,是 2023 年 3 月以來最高。彭博智庫編纂的資料顯示,4 月以來,SPDR 彭博 1-3 個月 T-BILL ETG(BIL-US) 共吸金 80 億美元,接下來是 iShares 短期美國公債 ETF(SHV-US) 流入 30 億美元,以及 iShares 1-3 年美國公債 ETF(SHY-US) 流入 10 億美元。






  • 美股雷達

    市場甫結束連假,卻迎來巨大風暴,美日兩國關稅協商無果,加上中國警告將對美國孤立政策「強力反制」,投資人信心瞬間潰散,雪上加霜的是,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對聯準會主席鮑爾開火,市場擔憂川普可能試圖開除鮑爾,引爆金融市場連鎖反應。資金急速撤離風險資產,道瓊工業指數週一 (21 日) 暴跌近 1000 點 ,標準普爾 500 指數、那斯達克同步跳水超 2%,科技股成重災區。






  • 2025-04-21
  • 外匯

    凱投宏觀 (Capital Economics) 分析師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接連宣布加關稅後,人們已經開始擔心美元的傳統避險貨幣地位。凱投宏觀分析師在一份給客戶報告中指出,關稅已對美元造成了「間接損害」,這不僅在更廣泛的經濟前景方面產生了極大的不確定性,還削弱了對美國機構和資產市場的信心。






  • 美股雷達

    投資人權衡關稅擔憂以及川普總統批評聯準會主席鮑爾的言論,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一 (21 日) 上漲。美東時間上午 7:30,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漲 6 個基點達 4.387%。2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1.7 個基點至 3.779%。






  • ETF

    「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TW) 上周公布亮眼財報,並釋出優於預期的營運展望,市場情緒略有回穩,加權指數周線小跌 0.68%,投資人依然逢低加碼台股 ETF,帶動受益人數突破 1100 萬大關,再創歷史新高,不過,市場對美債的拋售潮尚未結束,債券 ETF 受益人數上周續減近萬人,今年以來已減少逾 13 萬受益人。






  • 基金

    川普關稅措施髮夾彎不斷,但顯然後續發展仍有較大不確定性,除了持續觀察美國實際關稅實施狀況,以及其他國家相對反應外,野村投信表示,目前台股本益比回落至低檔區,已大致反應關稅戰的利空,未來回彈空間可期,可留意基本面穩健族群。而主動式 ETF 透過基金經理人操盤以更積極的方式追求績效表現,此時碰到台股回檔之際有利低檔布局,加上訴求主動靈活選股、因應市況隨時動態調整,又兼享 ETF 交易便利性與透明投資組合等優勢,可望成為台股投資人當前市況中的投資新選擇。






  • 2025-04-18
  • 基金

    川普與鮑爾的政策角力成為市場焦點。川普批評鮑爾「遲到且犯錯」,認為美國應早已降息;而鮑爾則堅持,在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通膨壓力下,聯準會需保持謹慎,暫不降息,政策分歧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法人表示,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的環境下,應密切關注「通膨數據、美企獲利及債券利差」三個關鍵風險指標,並可適度加碼投等債平衡投資組合風險。






  • 外匯

    美國債券巨頭品浩 (PIMCO) 最新警告,隨著川普政府保護主義政策持續升級,美元和美債的避險地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 PIMCO 為全球最大債券管理機構之一,因此這種警示性表態具有重大市場影響力。根據 PIMCO 非傳統策略投資長 Marc Seidner 和新興市場主管 Pramol Dhawan 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金融市場動蕩,已經導致美債和美元出現罕見同步拋售。






  • 雜誌

    文.洪寶山美國在新冠疫情期間發現,美國太依賴中國製造,特別是製藥業,認為讓中國加入 WTO 並給予最惠國待遇是個錯誤的決定,過去 25 年來,數百萬的工作機會流失 (美國中西部鐵鏽帶的工人),對中國出口減少,美國的工業基礎被削弱和掏空了,現在無力生產無人機、半導體、印刷電路板,美國把整個供應鏈和製造基地都轉移到中國,於是 MAGA 喊出製造業回美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