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南韓

  • 國際政經

    致命大火背後的中國人:在南韓工廠做最髒累險的活兒

    南韓京畿道華城 SK 集團旗下 Aricell 電池廠周一(24 日)發生火災,共有 22 名工人遇難,其中有 17 位是中國公民。 這家工廠的 100 多位員工中,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女性,年齡介於 30~40 歲。 「看到新聞,我先是震驚,然後是悲痛。

  • 2024-06-25
  • 國際政經

    南韓史上最嚴重化學工廠慘劇 是如何發生的?

    南韓京畿道華城市 AriCell 電池廠火災現場救援消防部門負責人周一(24 日)晚間表示,經初步調查,廠內起火時鋰電池冒出大量濃煙,且快速燃燒,從冒出白色煙塵到劇烈燃燒,再到煙氣充滿整個作業空間,只有 15 秒。據《界面新聞》周二報導,大火持續燃燒了 4 小時 40 多分鐘,直到周一下午 3 點 10 分火勢才被控制。

  • 2024-06-24
  • 歐亞股

    勞資談不攏!南韓現代汽車工會投票決定罷工

    南韓現代汽車工會周一 (24 日) 表示,在與該公司就加薪和延長退休年齡的談判陷入僵局後,南韓工會工人投票結果決定採取可能的罷工行動。現代汽車工會表示,除非公司接受工會要求,否則進 90% 的成員已決定採取罷工行動。該工會是南韓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型工會之一,人數超過 4.3 萬人。

  • 歐亞股

    韓媒:烏鴉正成為南韓電力設施一大威脅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由於對烏鴉數量控制不力,它們正對南韓國家電力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停電。據韓國電力公社 (Kepco) 稱,自 2021 年起的 3 年內,全國已發生 103 起可能由烏鴉造成的停電事件。韓國電力表示,在去年報告的 35 起停電事件中,京畿道停電次數最多,共發生 6 起,其次是慶尚南道和光原,各發生 5 起停電事件。

  • 國際政經

    南韓核電廠驚傳外洩 2.3噸核廢水排入大海

    南韓慶尚北道慶州市月城核電廠上周六(22 日)驚傳外洩事故,約 2.3 噸核廢水不慎排入大海,專家正在評估環境汙染影響。南韓原子能安全委員會表示,韓國水電與核電公司在上周六凌晨 4 時 34 分左右接到通報,稱月城核電站 4 號機組乏燃料儲存池的水位降低。

  • 2024-06-21
  • 國際政經

    普丁警告:南韓若軍援烏克蘭 將「犯下大錯」

    俄羅斯總統普丁周四 (20 日) 表示,如果南韓決定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那將「犯下大錯」,莫斯科將以讓首爾痛苦的方式回應這一舉動。報導指出,普丁在越南的一場記者會上說這番話,是為了回應《韓聯社》早些時候的一篇報導。《韓聯社》報導稱,在普丁和北韓領導人簽署「共同防禦協議」一天後,南韓將審查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可能性。

  • 國際政經

    金正恩與俄簽條約首爾跳腳 韓總統府高官:重新考慮對烏克蘭供應武器

    朝鮮半島持續緊張之際,對抗氣氛甚至擴散至俄烏戰場,在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條約承諾發生戰爭時互相防禦後,南韓總統府青瓦台認為該條約構成安全威脅,並將對首爾與莫斯科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一名南韓高官週四 (20 日) 更嗆聲俄羅斯,將重新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可能性。

  • 美股雷達

    德韓共同目標 擺脫中國依賴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經濟部長哈柏克 (Robert Habeck) 19 日起一連五天訪問南韓,他指出,兩國有共同的目標,即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擴大原材料供應,減少對關鍵產品的依賴。哈柏克本次亞洲之行的首站是南韓,預計他也將在北京提升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並協助應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關稅不斷升級的爭端所帶來的影響。

  • 2024-06-18
  • 外匯

    南韓下月起延長韓元交易時段 正進行最終測試

    南韓將從下個月起,延長韓元的交易時間,目前正進行最終的模擬測試。官員承諾,如果出現劇烈波動,政府將採取干預措施。自 7 月 1 日起,南韓在岸貨幣的交易將持續至首爾時間凌晨 2 點,目前,當地貨幣市場的開放時間為上午 9 時至下午 3 時 30 分。

  • 歐亞股

    韓媒:比亞迪進軍南韓 恐加劇中低成本市場競爭

    據《韓聯社》報導,中國比亞迪汽車 (002594-CN)(01211-HK) 預計今年將進入南韓消費電動車市場,這可能會加劇該市場中低成本市場的競爭,該市場在全球範圍內增長停滯。 比亞迪中型電動轎車 Seal 已於 6 月 5 日向南韓環境部國立環境研究所申請了排放和噪音認證,意味著比亞迪在南韓的上市程序正式啟動。

  • 2024-06-14
  • 歐亞股

    AI需求帶動!南韓晶片5月出口價格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南韓 5 月份晶片出口價格以創紀錄速度上漲,凸顯出人工智慧需求的強勁反彈,為南韓經濟提供了動力。南韓央行周五 (14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以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為首的周期性記憶體行業,正由低迷的市況迅速反彈,按美元計價,南韓半導體出口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躍升 42.1%。

  • 2024-06-07
  • 確保供應鏈彈性 韓、印、美、日與歐盟合組生物製藥聯盟

    南韓總統辦公室本周在首爾表示,南韓、印度、美國、日本和歐盟 (EU) 已聯合成立聯盟,共同努力在生物製藥領域建立有彈性的供應鏈。根據《韓聯社》報導,各國政府與企業人士就建構互信、永續發展的生物製藥供應鏈達成共識,並同意就各國生物政策、規限和研發支援政策等加強溝通與協調,進而建構醫藥品供應鏈地圖。

  • 2024-06-04
  • 國際政經

    不忍了!南韓全面中止「919軍事協議」重啟邊境軍事訓練

    北韓放空飄「垃圾」氣球、干擾 GPS 訊號後,南韓政府周二(4 日)正式通過全面中止《919 軍事協議》的議案,南韓將可重啟對北韓的擴音廣播心戰喊話,以及邊境軍事訓練。南韓國務總理韓悳洙周二上午 10 時召開國務會議,正式通過全面中止《919 軍事協議》的議案,本議案將送交總統尹錫悅簽署。

  • 2024-06-03
  • 歐亞股

    亞洲5月工廠活動持續擴張 日本1年來首度站回50上方

    儘管中國經濟反彈難以獲得動力,但在新訂單復甦的支撐下,5 月亞洲工廠活動仍持續擴張。標準普爾全球銀行和 au Jibun 銀行的數據顯示,日本和南韓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 5 月恢復成長,結束了數月的低迷狀態。日本製造業 PMI 自 2023 年 5 月以來,首次轉為擴張,從 4 月的 49.6 升至上個月的 50.4。

  • 歐亞股

    出口續帶旺經濟!韓5月半導體出口暴漲54.5% 順差創三年多高

    在半導體和汽車出口強勁帶動下,南韓 5 月出口額年增 11.7% 至 582 億美元,創 22 個月高點,進口則年減 2% 至 532 億美元,創下 2020 年 12 月來最大貿易順差紀錄隨著包括高頻寬記憶體 (HBM) 在內的記憶體晶片銷量成長一倍以上至,南韓 5 月半導體出口成長 54.5%,連 7 個月成長,但略低於 4 月的 56.1%,汽車出口則成長 4.8%。

  • 2024-06-01
  • 國際政經

    美銀示警:南韓人口結構正「墜崖式」下降 2030年代GDP成長恐不到2%

    美國銀行預測,由於人口老化削弱國家活力並加劇了經濟阻力,到 2030 年代,南韓平均經濟成長率將降至 2% 以下。南韓的生育率全球最低,不利其經濟活力、財政健康、創新和貨幣穩定。美國銀行經濟學家 Benson Wu 周五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南韓人口結構正「斷崖式下降」,恐導致 2030-2039 年經濟成長率降至 1.8%,2040-2049 年降至 1.1 %。

  • 2024-05-30
  • 國際政經

    北韓放完上百顆空飄「垃圾」氣球後 今晨又罕見發射十幾枚飛彈

    北韓放完空飄「垃圾」氣球後,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表示,北韓於周四(30 日)清晨 6 時 14 分許疑似從平壤順安一帶朝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十幾枚短程彈道飛彈。據《韓聯社》報導,這幾枚飛彈在飛行 350 多公里後落入東海,距離足以覆蓋首爾、大田等大城市,以及清州、水原、原州、瑞山等空軍基地所在地。

  • 2024-05-29
  • 國際政經

    力求兼顧安全保障與自由貿易 中日韓同意穩定供應鏈

    中國、日本和南韓在自 2019 年以來首次正式三方峰會上,於聯合宣言中明確承諾「避免供應鏈混亂」。隨著中美對立激化,貿易管制接連不斷。對於在經濟上聯絡緊密的中日韓來説,經濟安全保障和自由貿易的兼顧日趨重要。這次峰會召開之際,北京方面一直在反對收緊美國晶片出口規則,這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而阻礙中國晶片製造業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 國際政經

    北韓報復!南韓:已發現150多顆北韓空飄「垃圾」氣球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周三(29 日)表示,北韓從周二晚間開始向南韓釋放大量空飄「垃圾」氣球,目前南韓已在江原道、京畿道、慶尚道、全羅道、忠清道等地發現 150 多顆氣球。據《韓聯社》報導,在這 150 多顆氣球中,部分氣球已落地,其餘仍飄浮在空中。

  • 2024-05-27
  • 歐亞股

    南韓賣空檢測系統可能在明年Q1就緒 禁空令恐將延長

    南韓金融監督院院長 Lee Bokhyun 周一 (27 日) 表示,南韓或許能在明年第一季,完成監測非法賣空行為的系統。這個在 4 月提出的新機制,被認為是解除自 11 月份以來實施的全市場賣空禁令的先決條件,因為當局試圖防止外國投資銀行的非法交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