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
美股雷達
與 OpenAI「分手」不久,美國人形機器人公司 Figure 重磅推出通用型視覺語言動作(VLA)模型-Helix,不僅能讓兩個人形機器人聽從指令,還能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合作處理家務。Figure 創辦人 Brett Adcock 在 X 平台發文稱,Helix 團隊的目標是攻克通用機器人技術——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一台機器人,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目前的成果已經初見成效。
港股
從今年春晚舞台到近期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杭州宇樹科技可謂徹底火了,熱度可能僅次於梁文峰 DeepSeek,但作為 A 股、港股兩地首家上市且是唯一全棧式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 (09880-HK) 卻顯低調,即便近期股價開啟暴力反彈模式。從專利技術、技術團隊、創始人等維度對比,優必選的綜合技術實力確實強於宇樹科技,但兩家企業的技術路徑和商業化邏輯存在顯著差異。
美股雷達
美國新創公司 Figure AI 近日正式發布了名為 Helix 的全新雙系統 AI 架構,該模型旨在使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理解世界並執行任務,而無需針對每個物體進行特定的預訓練或編程。此舉被視為 Figure AI 在機器人技術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並可能加速人形機器人在家庭和商業環境中的應用。
A股港股
在中國農曆春晚舞台上以一段喜慶的扭秧歌表演亮相後,宇樹科技的機器人近日又展示了多項新技能。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等科研機構,共同發布了一項名為「BeamDojo」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研究為適應人形機器人在稀疏踏點上靈活移動而設計的強化學習框架,已成功應用於宇樹科技的 G1 人形機器人。
A股港股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了一份名為「人形機器人 100 強 (Humanoid 100)」的報告。該報告深入分析了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現況,並列舉了 100 家有望從人形機器人崛起中受益的上市公司。這份報告不僅引起了投資者的高度關注,也點燃了市場對於人形機器人概念的投資熱情。
A股港股
2 月 20 日,A 股市場呈現窄幅震盪的態勢,而情趣機器人概念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AI 眼鏡概念股也出現集體爆發。據陸媒《券商中國》報導,情趣機器人概念走紅,周四硅寶科技、趣睡科技、愛慕股份等多股紛紛漲停。有股民戲稱,市場在經歷了 DeepSeek 文本機器人概念和人形機器人概念的炒作後, 市場開始炒作情趣機器人概念。
科技
馬斯克上月在 CES 展上發表對人形機器人的量產規劃,擬在未來三年生產 50 萬台人形機器人 Optimus,為人機共存做出嘗試,近日他也在一場峰會上大談人形機器人跟 AI,但即便強如特斯拉,也無法獨立完成機器人生產,若缺少中國拓普集團 (601689-CN) 及其創辦人鄔建樹的支持,馬斯克的人機共存願望,實現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港股
根據路透周三 (19 日) 報導,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旗下的金融科技巨擘螞蟻集團 (Ant Group) 進軍中國日益成長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加入眾多中國科技公司探索這一新興領域的行列。據中國當地媒體報導並經螞蟻集團發言人證實,該公司已經通過其子公司上海螞蟻靈波科技 (Shanghai Ant Lingbo Technology),開出與人形機器人系統和應用相關的職缺。
美股雷達
長期關注蘋果 (AAPL-US)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最新表示,蘋果正探索人形和非人形的機器人形態,目前處於早期概念驗證 (POC) 階段。從 POC 到正式開發產品還有一段距離,依據現有進度和常規產品開發週期,蘋果機器人進入量產階段或許要到 2028 年或更晚。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今年 1 月 7 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 (CES) 上發表演說,宣告機器人領域即將迎來一個分水嶺時刻。在演講中,兩側的舞台上站著揮舞手臂的人形機器人,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幾週後,在中國的 2025 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機器人呈現了一場獨特的表演。
科技
在科技浪潮的推動下,人形機器人領域正以蓬勃之勢崛起,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摩根士丹利(大摩)發布了一份名為《Humanoid 100》的報告,首次系統地梳理了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的 100 家核心上市公司。 這份報告將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拆解為三大核心環節:「大腦」、「身體」和「整合者」,並指出中國在人形機器人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尤其在「身體」環節優勢顯著。
美股雷達
機器人版的柯比布萊恩 (Kobe Bryant)、詹皇(LeBron James)、C 羅 Cristiano Ronaldo 真的來了,而這一切全拜卡內基美隆大學(CMU) 和輝達(NVDA-US) 所提出的一個 real2sim2real 模型 Aligning Simulation and Real Physics(ASAP),ASAP 能讓人形機器人掌握非常流暢且動感的全身控制動作,就連跳時下最紅的 APT 也相當流暢。
科技
美國機器人新創企業 Figure 周二 (4 日) 宣布終止與 OpenAI 的合作關係,創辦人 Brett Adcock 在 X 上聲稱,在機器人 AI 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且完全自主研發,雖未透露細節,但豪言將在 30 天內推出顛覆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創新成果,這也讓網友懷疑是否採用了 DeepSeek。
A股港股
2025 年,汽車產業的競爭焦點似乎不再僅限於汽車本身,人形機器人正成為各大車企的新戰場。 輝達 (NVDA-US) 創辦人黃仁勳在 2025 CES 展上展示了由 14 款人形機器人組成的「軍團」,其中一款來自中國車企小鵬汽車 (09868-HK),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是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WEF) 的熱門話題,但「末日博士」卻敲響了人形機器人的警鐘。魯比尼 (Nouriel Roubini) 指出,「目前最大的突破是人形機器人的進化,它們基本上可以在工廠內、建築工地上學習工作內容,甚至是餐廳裡的廚師或管家。
A股港股
中國距離足球世界杯奪牌似乎仍遙遙無期,但企業把這種夢想,寄託在目前最受矚目的產業—人形機器人發展上。近日,宇樹科技推出了其通用人形機器人 G1 的首個應用方案-Unitree G1-Comp,目標是讓機器人參與專業足球賽事。據報導,G1-Comp 被稱為「為賽事打造的足球巨星」,能夠在足球場上做出奔跑、轉身、轉圈等基礎動作,並通過頭部攝像頭精準鎖定目標足球,完成射門動作。
A股港股
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上海張江作為重要的產業基地,以「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國地中心)」為代表,正積極推動產業的技術突破和應用落地。 自智元、傅利葉、上海電氣等 10 家企業的 102 個人形機器人,同時出現在國地中心的兩層大樓裡,集中訓練行走、疊被子、洗碗、擰螺絲、銲接等技能。
台股新聞
迎接機器人熱潮,和碩 (4938-TW) 共同執行長鄭光志指出,目前和碩已經成立專業團隊研究,並透露今年 COMPUTEX 可望展示成果,共同執行長鄧國彥也說,和碩在工業用機器人著墨已久,現階段瞄準零組件生意,未來也不排除將觸角拓展至整機模組。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今 (3) 日出席「高雄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年會」,會後受訪時指出,2024 年終會比往年還要好,今年集團營收會突破 7 兆元,未來在高雄也會跟輝達 (NVDIA) 合作服務型人形機器人。談到智慧城市,劉揚偉表示,智慧城市除了高雄外,後續台北、基隆都有可能,App 的部分大概今年會看到;平台會下一波再打造,先要有非常吸引市民的 App、吸引足夠的市民之後,才會開放平台。
港股
港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 (09880-HK) 昨 (30) 日重挫逾 31% 後,今 (31) 日早盤再跌 10%,最低見到 56.2 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價。2023 年 12 月 29 日優必選登陸港交所,至今剛好滿一周年,由於大部分股東的禁售期為一年,公司也正式迎來解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