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時事】全球最夯交易:拋售美國! 美股、美債、美元三殺! 向黃金歐元避險
時事上線時間
2025-04-22 14:47:00
這是一場「去美元化」的信任危機。
4月22日,《華爾街日報》、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等全球媒體頭條出奇一致: 特朗普攻擊美聯儲,投資者拋售美國資產。
隨著川普政府推行新一輪關稅政策,包括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 145% 的關稅,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盪。當市場還在為關稅戰焦頭爛額,美國總統川普再掀政治風暴,這次他將炮口轉向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怒嗆「動作太慢」,甚至公開要求撤換,重挫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穩定性的信心。
美股、債市與美元匯率同步下跌,引發全球對「美元作為全球準備貨幣地位」的疑慮,專家警告「去美元化」趨勢可能加劇,全球資本市場進入高度不確定時代。
4/21(一)美元兌瑞士法郎下跌逾 1.5%,至 0.8063 的十年低點。歐元兌美元升至 1 歐元兌 1.1535 美元,創下 2021 年 11 月以來最高。美元兌日元也跌至七個月低點,最新報 140.66。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數據顯示,截至 4 月 15 日當周,日元淨多單創下歷史新高。英鎊兌美元升至 1 英鎊兌 1.34 美元,為去年 9 月以來新高。澳幣兌美元漲至 0.6430 美元,為四個月高點。紐幣兌美元則自五個多月以來,首度重返 0.6000 美元。
根據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報導,儘管美國債券殖利率上升,美元卻未能發揮傳統避險資產功能,反而貶至近三年低點。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研究總監 George Saravelos 指出,這是由於川普政府對外政策反覆,導致全球資金開始撤離美元資產,挑戰美元作為全球主要準備貨幣的地位。
美國每年吸引約 2 兆美元的外資投入,其中有三成集中在國債。如今外資紛紛撤出,勢必對美國債市形成壓力,進一步推高借貸成本,對美國經濟帶來長遠隱憂。
富國銀行全球策略師 Gary Schlossberg 表示,在美元走弱下,越來越多投資者選擇將資產轉向黃金、日元、瑞士法郎與德國公債傳統避險資產。他強調,儘管美元近期面臨壓力,但其市場深度與流動性仍具吸引力,不易被完全取代。雖然有人認為歐元有可能成為美元的替代貨幣,但是歐洲的分裂程度遠甚於美國,甚至還面臨解體的風險。
美國對中國課徵 145% 關稅的貿易戰行為,也使全球供應鏈與資本流動遭到擾亂。包括 Schlossberg 在內的分析師們都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這種以「行政命令」為主導的政策調整方式,因很容易朝令夕改,不僅破壞了全球對美信任,也增加了外資撤離美國市場的風險,進一步推動去美元化進程。
美國濫施關稅衝擊全球貿易與金融穩定,部分資金繼續湧向黃金避險,國際金價周一 (21 日) 盤中一度漲高至每盎司 3442.3 美元,創盤中歷史新高,且在今 (22) 日亞洲市場早盤持續攀漲,主要受到避險需求推動,而在中國,這波黃金熱潮也從「大媽專屬」變為年輕人的戰場,甚至認為白銀即將跟著飆漲。
全球央行購金潮持續高漲,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信用貨幣體系面臨信任危機,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金價突破 3400 美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金銀比」這項古老指標正發出強烈訊號,當前金銀比徘徊在 103 的高位,遠超歷史平均值 60,暗示白銀存在強烈補漲需求。
歷史數據顯示,金銀比的修復往往伴隨劇烈波動。2020 年疫情衝擊下,金銀比一度飆升至 129,隨後半年內暴跌至 70 下方,銀價在短短數月內翻倍。如今相似的市場結構正在重現。金價在突破每盎司 2000 美元後加速上行,而白銀的啟動延遲約兩個月,這種時間差為套利交易提供了窗口期。
加密貨幣方面,QCP Capital 分析師說:「比特幣作為避險或抗通膨工具的題材,再一次受到矚目,如果這個發展延續下去,可能為機構投資人的比特幣配置帶來新的順風。」如果比特幣可以突破 3 月底接近 8.8 萬美元的近期高點,就有機會進一步朝 10 萬美元挺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