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
港股
摩根大通分析師近日發布一份深度研報,指出小米 (01810-HK) 電動車 YU7 的市場火爆,其背後的核心驅動力並非僅限於傳統交通工具的定位,而是類似潮玩品牌 Labubu 所展現的「稀缺性」需求模式。這份報告基於對小米上海旗艦店的實地考察與消費者交流,深入剖析了「小米現象」的本質,並預測 YU7 的成功,將加速提升中國品牌在乘用車市場的市佔率,對傳統外資品牌構成顯著壓力。
港股
潮流玩具 IP Labubu 人氣爆棚,被譽為「年輕人的茅台」,引起華爾街的高度關注。美國銀行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深入對比了 Labubu 與傳統白酒巨頭貴州茅台 (600519-CN) ,認為兩者雖同為「社交貨幣」,卻揭示了「新消費」與「傳統消費」之間深刻的典範轉移。
港股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文呼籲加強盲卡盲盒監管,泡泡瑪特 (09992-HK) 股價連日暴跌,自上周高點回吐逾 17%。總部位於北京的泡泡瑪特周四股價暴跌 5.3% 之後,週五早盤下跌 6.2%。銷售類似產品的布魯可集團 (00325-HK) (Bloks Group)的股價一度下跌 7.1%。
A股
隨著 LABUBU 競爭對手 Fugglers 的崛起與股東密集減持股票,泡泡瑪特 (09992-HK) 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品牌與資本挑戰。2024 年 10 月即爆發一波密集的減持潮,其中創辦人王寧亦參與其中,令市場開始對泡泡瑪特的股票表現感到憂慮。
港股
上周五 (13 日),泡泡瑪特 (09992-HK) 旗下獨立珠寶品牌「popop」全球首店在上海港匯恆隆廣場北座一層正式開業,引發新一輪消費熱潮。創辦人王寧現身剪綵儀式時說道:「珠寶是泡泡瑪特拓展品類的重要方向,我們希望透過不同領域探索 IP 的更多可能性。
A股
泡泡瑪特(POP MART)核心 IP 形象 LABUBU 在全球爆紅,然而,這股熱潮卻被虛擬貨幣市場中的投機者所利用。一款名為「LABUBU 幣」的虛擬貨幣,,在未經泡泡瑪特官方授權的情況下悄然上線,並在多家交易所掛牌交易,價格在短時間內經歷了驚人的暴漲暴跌,再次敲響了虛擬貨幣投機的警鐘。
A股
近日,英國倫敦一家購物中心內,數名身材高大的黃牛為搶購熱門潮玩「LABUBU」玩偶爆發激烈衝突,相關影片迅速登上熱門搜尋榜。隨後,中國知名潮玩品牌泡泡瑪特 (09992-HK) 宣布,由於門店排隊等待時間長達 5 小時,且存在嚴重安全風險,決定暫停 LABUBU 玩偶在英國市場的銷售。
港股
即使面臨中美貿易戰高額關稅衝擊,來自中國的 LABUBU 玩偶依然在歐美市場掀起搶購潮,締造驚人銷售佳績,甚至被摩根大通 (JPM-US) 形容有望成為「中國版 Hello Kitty」,推出 LABUBU 的泡泡瑪特 (09992-HK) 週四 (22 日) 盤中股價一度觸及 229 港元,換算市值衝破 3 千億港元。
港股
今年 4 月 24 日深夜,泡泡瑪特 (09992-HK) 旗下 LABUBU3.0 系列在中國線上平台開賣便遭瘋搶,消費者也在多地實體門市徹夜排隊,原價 599 元的聯名款被炒至 2000 元 (人民幣,下同),隱藏款價格更飆升至 1220 元。
中國潮玩巨頭泡泡瑪特旗下當紅 IP「LABUBU」在歐美掀起爆炸性流行,上週五 (24 日) 發售新品,數百名潮玩迷凌晨三點就到實體門市徹夜排隊搶買,人潮媲美蘋果 iPhone 的首賣日。根據潮玩迷在社群網站小紅書分享,盡管新款「前方高能」LABUBU 盲盒售價 27.99 美元,較上一個系列高了 6 美元,發售當日在芝加哥密西根大道泡泡瑪特門市,美國人仍為此從凌晨排隊,200 個限量款幾分鐘秒光,搶購現場堪比 iPhone 首賣。
港股
泡泡瑪特今 (28) 日在港股收漲 12.01% 至每股 193 港元,盤中一度漲高 13% 至 195 港元,最新市值突破 2500 億港元,再創歷史新高,泡泡瑪特(09992-HK) 近期在美國大紅,上周五 (25 日) 登頂美國 App Store 購物榜,並登上總榜第四名位置,這也是該應用程式在購物榜首次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