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股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今 (22) 日開盤漲跌不一,上證指數(SSEC) 開低後反彈於平盤之上,朝連 3 日漲勢邁進,而與此同時,外資也持續看好中國資產,在深圳證交所日前主辦的 2025 全球投資者大會上,富達、安本、瑞士百達、施羅德、摩根士丹利、AIA、瑞銀、未來資產、美銀等外資紛紛表示,全球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正在增強。
台股新聞
聯發科 (2454-TW) 旗下達發 (6526-TW) 今 (22)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謝清江指出,達發鎖定「高階 AI 物聯網」與「網通基礎建設」兩大領域,持續深耕高價值晶片與技術平台,強化全球市場佈局,拓展更多元客戶基礎。在 AI 物聯網方面,達發藍牙音訊技術維持領先,包括主動降噪、無損音質等高碼率傳輸,應用場景橫跨電競、商務耳機,並延伸至助聽輔具,最新旗艦藍牙音訊晶片已取得微軟 Teams 認證,結合 AI 降噪技術,並在今年首季上市。
蘋果 (AAPL-US) 股價周三 (21 日) 挫跌逾 2%,OpenAI 當日宣布將收購蘋果前設計長艾夫 (John Ives) 的硬體新創公司「io」,象徵 OpenAI 正式跨足硬體,也讓投資人擔憂,在 AI 方面遲遲沒有太大進展的蘋果,將在消費性裝置市場面臨新的競爭。
美股雷達
半導體大廠納微半導體 (Navitas) 週三 (21 日) 盤後股價飆漲逾 180%,因納微半導體宣布與 AI 巨頭輝達展開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 800V 高壓直流(HVDC) 電力架構。納微 (NVTS-US) 週三盤後宣布,該架構將支援為輝達 GPU 供電的系統,旨在為下一代人工智慧工作負載建立高效且可擴展的電源。
據《彭博》報導,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 (BLK-US) 正在其美國投資組合中增加對 AI 的押注,同時為因應關稅不確定性,而降低整體股票部位。貝萊德透過旗下 iShares AI 創新與科技主動型 ETF 擴大對 AI 的投資。這檔主動式管理基金在週二 (20 日) 吸引了約 4.36 億美元的資金,創下自去年 10 月成立以來的單日最高淨流入,使其規模擴增了 3 倍。
OpenAI 周三 (21 日) 宣布,將以約 64 億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由蘋果 (AAPL-US) 前設計長艾夫 (Jony Ive) 創辦的人工智慧 (AI) 裝置新創公司 io,展開迄今規模最大的併購案。此舉象徵 OpenAI 正式跨足硬體領域,並尋求打造下一代 AI 裝置的全新運算平台。
中國搜尋引擎巨擘百度 (BIDU-US)(09888-HK) 周三 (21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一季 (截至 3/31) 財報,儘管核心廣告業務仍承壓,但受惠於人工智慧 (AI) 雲端服務需求提升,總營收優於市場預期,帶動美股盤前股價一度上漲逾 2%。
台股新聞
神達控股 (3706-TW) 子公司神雲科技今 (21) 日舉辦 Computex 記者會,神雲總經理黃承德表示,去年底公司進行品牌整合後,從單一硬體產品轉型為全方位解決方案,今年是神雲的 AI 加速成長元年,對營運展望審慎樂觀。黃承德表示,此次展出從 AI 訓練與推論,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整機櫃液冷解決方案、機櫃整合部署、GPU 資源管理、熱資料移動等全方位應用場景,提供資料中心基礎設施部署與管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基金
今(21)日輝達全球媒體記者會登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 AI 新產業才剛開始,基礎設施正在普及的階段,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日前完成全球企業領袖對 AI 看法,亦顯示全球 3 成企業今年將投 2500 萬美元 AI 應用,其中 67% 的企業領袖已將 AI 代理人納入轉型規劃。
台股新聞
台達電 (2308-TW) 今 (21) 日舉辦 Computex 記者會,本次展出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 Greening Intelligence」為主題,並首度亮相為邊緣運算設計的 AI 貨櫃型資料中心方案,因應急需導入 AI 的企業用戶。
台灣政經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 (20) 日宣布,政府將推出「AI 新十大建設」案。國科會主委兼行政院政委吳誠文今 (21) 日解釋,AI 十大建設中,預期有智慧機器人、量子、矽光子 (CPO)、主權 AI 等 4 項新科技,由於牽涉到政府科技預算,雖然主要由國科會負責規劃,但若因財劃法預算規範太多,將讓施政作為大打折扣。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三 (21 日) 報導,矽谷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競爭升溫,OpenAI、Google(GOOGL-US) 與馬斯克創辦的 xAI 正以千萬美元等級的薪資與獎勵金,爭奪一小撮頂尖 AI 研究員。隨著核心團隊成為決定模型成敗的關鍵,科技巨擘紛紛加快招募與留才腳步,開啟一場宛如 NBA 選秀等級的「超級球星搶人大戰」。
台股新聞
玉山金 (2884-TW) 科技長張智星今 (21) 日於 Nvidia GTC Taipei 分享主題為打造「全方位金融 AI:驅動理財與防詐創新」,推出二大 AI 核心計畫,希望以更智慧、更快速的服務提升客戶體驗。首先,玉山打造全新 AI 代理 (AI Agent) 平台,透過單一對話介面整合多元專業代理人,並以標準化架構加速開發與安全測試。
台股新聞
BMC 龍頭信驊 (5274-TW) 董事長林鴻明今 (21) 日表示,過去 4 周客戶訂單明顯增加,BB Ratio(接單出貨比) 大幅攀升,因此即便第二季面臨匯率波動,公司仍上調本季營收預估,從原先 17 至 18 億元上調至 19 至 20 億元。
美股雷達
Google (GOOGL-US) 於 Google I/O 2025 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布,將在旗下視訊會議平台 Google Meet 中推出全新即時語音翻譯(Real-time Speech Translation) 功能,引發熱議。這項創新技術採用 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大型語音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Audio Model),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進行自然流暢的對話,實現真正的跨語言溝通。
最近,摩根士丹利(大摩)最近的一場閉門會議引發廣泛關注。這場會議不僅深入探討了中美貿易戰、科技戰的最新動態,更深度剖析了中國 AI 產業的「星辰大海」願景,以及當前經濟面臨的「柴米油鹽」現實,可從中一窺並解讀中國經濟和 AI 未來的潛在機會。
專家觀點
台股在之前連番上攻後,近期開始出現震盪,5 月 14 號到 5 月 21 號之間,三紅 K 三黑 K,整體也是上上下下維持在一個區間,而這個區間也剛好在年線附近,短期可能必須在這邊整理一陣,隨後挑戰 22302 的年線關卡。而在這樣的盤勢下,又到族群輪動的階段,許多族群都是上攻個一日就交棒給其他族群,好比之前遊戲股漲個兩天就換人,投資人在操作上也必須更靈活,才可能分到目前盤勢的大餅,而不是每次趕到現場餅都被人吃完。
台股新聞
先前我們在 COMPUTEX 2025 即將登場!隨著黃仁勳再度抵台,台廠誰受惠?|股市話題 文章中提到黃仁勳將訪台參與 COMPUTEX 並與台廠密集會面,今天豐雲學堂要帶大家深入解析黃仁勳 5 月 19 日的重磅演講內容,以及輝達最新戰略轉型對台股 AI 供應鏈的具體影響!一、黃仁勳提前抵台,密集拜會台灣 AI 供應鏈黃仁勳預計 5 月 12 日抵達台灣,陸續拜會台積電、鴻海、廣達、和碩、緯創、矽品等主要 AI 供應鏈夥伴。
台灣政經
副總統蕭美琴今 (21) 日出席「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 (AMZN-US) 創新戰略發佈會」。蕭美琴除了感謝國際夥伴對台灣的信賴,選擇、投資,也強調 AWS 在台灣合作三大面向:新智造業、加速雲端與 AI 人材培育,未來將提供台灣產、官、學、新創算力與國際技術。
台股盤勢
台股今 (21) 日早盤上漲表態後,一路走高,終場受惠電子、金融權值同步上攻,收在 21803.91 點,站上五日線,漲幅達 277.88 點,成交值 2970 億元,與昨日相當。權值股普遍走強,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日最高點衝上 999 元,但最後一盤因賣壓調節,終場收在 990 元,小漲 1%,鴻海 (2317-TW)、聯發科 (2454-TW) 分別上漲 1%、2%,廣達 (2382-TW)、台達電 (2308-TW)、聯電 (2303-TW)(UMC-US) 漲幅更強勢,至少 2% 起跳,為大盤走勢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