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
國際政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週三(27 日)表示,要求中國參與與美國及俄羅斯的核裁軍談判「不合理也不現實」。此言論是在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希望中國加入核武管控討論後做出的回應。根據《路透》報導,郭嘉昆指出,「中國與美國的核武力量根本不在同一水準上,兩國的戰略安全環境與核政策完全不同。
國際政經
南韓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下週將舉行首次峰會,預計會談將主要聚焦安全議題與中國問題。《路透》認為,屆時,李在明將被要求增加駐韓美軍的維持費。根據《路透》報導,官員和分析人士表示,上個月緊張的貿易談判最終達成了不成文的協議,但談判基本上被排除在外。
國際政經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新報告指出,北韓在中朝邊境附近悄悄建造並運營一座大型遠程飛彈基地,存放著金正恩最先進的戰略武器,顯示該政權持續推進其核打擊能力。CSIS 周三 (20 日) 發布報告稱,該基地距離中朝邊境約 27.36 公里,位於平安北道新豐市,自 2004 年開始建造,2014 年開始投入運作,並且不斷壯大。
國際政經
美國軍方與軍控專家指出,除了大規模提升傳統軍事火力外,中國也正迅速且持續地增強核武力量的規模與能力。根據《路透》報導,美國戰略司令部指揮官科頓(Anthony Cotton)將軍今年三月在國會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下令中國軍隊在 2027 年前具備攻占台灣的能力,這推動了中國核武建設,涵蓋陸、海、空三域的核武發射能力。
國際政經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近日呼籲加速擴張該國核武計畫,並加快海軍建設,此舉正值美國與南韓進行聯合軍演,引發地區緊張升溫。北韓方面長期視這些軍演為戰爭前兆。《彭博》引述北韓國營媒體《朝中社》報導指出,金正恩在視察新下水的「崔賢級」驅逐艦時表示,周邊安全環境迫使北韓「迅速擴大核武規模」,並加快海軍力量建設。
國際政經
北韓近日再度釋出對美強硬立場,明確表明未來任何形式的會談都無法讓其放棄核武計畫,強調美國必須接受現實已然改變的事實。根據《路透》報導,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妹妹、被視為政權發言人的金與強硬正表示,即使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的私人關係「還不錯」,但若美國妄想藉此推動北韓棄核,只會淪為「笑柄」。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在其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發文,再度對伊朗發出強硬警告,稱若有必要,美國將再次轟炸伊朗核設施。川普的表態,是針對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日前接受美國《福斯新聞》專訪時說法的回應。阿拉格奇在訪問中承認,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造成了「嚴重損害」,設施「已被摧毀」。
國際政經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近日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表示,儘管在上月與以色列的戰爭中,伊朗的核計劃與鈾濃縮設施遭受嚴重破壞,但德黑蘭政府不能放棄其鈾濃縮計劃。根據《路透》報導,阿拉格奇指出:「鈾濃縮計畫的暫停確實是因為損害非常嚴重。
美股雷達
美國日前對伊朗境內主要核設施發動空襲,引發全球高度關注。美國國防部暗示,針對福爾多鈾濃縮設施的打擊行動,實際上是美方耗時 15 年規劃的結果。然而,歐洲多國情報單位最新指出,在美軍行動前,伊朗早已將關鍵的伊朗 400 公斤濃縮鈾分散至其他地點,令此次攻擊的實際成效備受質疑。
國際政經
據《彭博》周四 (26 日) 報導,美國和以色列轟炸伊朗核設施後,該國此前累積的高濃縮鈾庫存去向不明,而這批核材料經進一步處理後足以製造 10 枚核彈。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 總幹事葛羅西表示,伊朗的高濃縮鈾最後一次被監察員發現是在 6 月 13 日以色列開始轟炸前幾天,當時這批庫存位於伊斯法罕 (Isfahan) 核技術研究中心。
國際政經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周三(25 日)報導,伊朗將於 28 日在德黑蘭為在以伊衝突中喪生的伊朗高級軍事指揮官和科學家舉行國葬。另伊朗將於 6 月 26 日為以伊衝突中遇難的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 · 薩拉米及其辦公室主任哈吉 · 馬蘇德 · 沙內伊舉行葬禮,地點位於薩拉米的家鄉戈勒派耶甘。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一 (23 日) 報導,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聲稱,在美國五角大廈對伊朗核設施發動鑽地彈攻擊後,有「多個國家」考慮向伊朗提供核彈頭。不過核武專家對此說法表示懷疑,認為技術上不可行且政治風險極高。梅德韋杰夫曾於 2008 年至 2012 年擔任總統、現為普丁高級幕僚。
國際政經
在美國對伊朗核設施進行空襲後,美國總統川普於週日(22 日)晚間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通話。根據唐寧街聲明,雙方強調伊朗的核計畫對國際安全構成「重大風險」,並一致認為「絕不允許伊朗發展核武器」。根據《CNN》報導,川普和施凱爾討論了「伊朗盡快重返談判桌並在達成持久解決方案方面取得進展的必要性」,並補充說,兩位領導人同意在未來幾天保持「密切聯繫」。
國際政經
隨著美軍針對伊朗三大主要核設施發動空襲,《CNN》詳細介紹了納坦茲(Natanz)、福爾多(Fordow)與伊斯法罕(Isfahan)三大據點的地理位置、運作功能與戰略意涵,凸顯它們在伊朗濃縮鈾與核研究體系中的關鍵地位。納坦茲核設施:伊朗最大鈾濃縮中心遭重創根據《CNN》,納坦茲核設施位於伊朗首都德黑蘭南方約 250 公里,是伊朗最重要的鈾濃縮設施之一。
國際政經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聲稱美軍已「徹底摧毀」伊朗三座核設施,伊朗方面做出回應,指控川普誇大其詞,強調關鍵設施損害輕微,尤其位於深山的福爾多(Fordow)核設施並未有「嚴重損壞」。據《CNN》報導,代表福爾多所在地庫姆(Qom)的國會議員 Manan Raeisi 週日(22 日)表示,該核設施「受損相當表面」,破壞主要集中於地面結構,設施本體未有重大影響。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20 日)受訪時明確表示,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所稱「沒有證據顯示伊朗正在研發核彈」的說法是錯誤的。他直接指出:「她錯了。」根據《路透》報導, 對此,加巴德則表示,媒體「斷章取義」了她 3 月的證詞,並試圖「製造分裂」。
國際政經
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持續引發國際社會關注。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 (Rosatom) 總經理利哈喬夫 19 日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警告稱,對伊朗布什爾核電廠的打擊可能導致一場「與車諾比核事故相當的災難」。他還呼籲以色列,不要有任何打擊布什爾核電廠的想法。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五 (20 日) 報導,歐洲國家主導推動以伊衝突降溫,伊朗外交部長在日內瓦與英、法、德外長會談。據《金融時報》報導,馬克宏表示,歐洲國家已準備「全面談判方案」,要求伊朗朝向零鈾濃縮目標推進,並限制伊朗飛彈活動和對恐怖組織的資助。美國總統川普周四則表示將在未來兩周內決定是否軍事介入,為外交努力提供緩衝期。
國際政經
近期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升級,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歐洲多國積極斡旋,試圖透過外交途徑降溫局勢。然而,在預定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關鍵會談前夕,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 (Abbas Araghchi) 突然表示,在以色列持續襲擊的情況下,伊朗不準備與任何方面進行談判。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18 日)就當前以伊衝突表示,美國不是尋求停火,追求的是徹底勝利,也就是伊朗沒有核武。他還表示,仍有可能達成協議。當天稍早時,川普已就伊朗問題發表一系列言論。他表示,尚未決定是否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他還說,伊朗想要談判,已表示願意來白宮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