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巴隆:是時候轉向買入必需消費品、REITs等防禦類股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巴隆周刊》報導,在今年股市中,只靠「防禦」幾乎註定落後,不過,這種情況或許正準備反轉。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巴隆:該買必需消費品、REITs等防禦類股了(圖:shutterstock)

照理說,防禦型股票,像是必需消費品、REITs、穩定配息標的與其他相對穩健的類股,在當前環境應該表現不錯。


畢竟近月就業成長放緩,加上政府停擺造成數據缺乏,使得美國經濟狀況變得難以掌握。再加上貿易不確定性、製造業走弱,以及外界對 AI 泡沫的疑慮,看起來市場應該偏好較安全的資產。

但事實完全相反。以沃爾瑪 (WMT-US)、可口可樂、P&G (PG-US) 等公司為主的 SPDR 必需性消費類股 ETF (XLP-US) 年內只上漲 1.7%(含股息),遠遜於標普 500 的 18% 漲幅。醫療保健類 ETF 報酬僅 7.1%,不動產類也只有 5.1%。

這樣的落後可能很快吸引資金回流。

Evercore ISI 策略師 Julian Emanuel 指出,防禦型股票相對景氣敏感型股票的價格比,已接近至少自 2013 年以來最低水位;這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ISM) 仍低於 50、反映工業活動疲弱的情況並不相符。

照理來說,這是有利於防禦類股的環境,只是 AI 熱潮讓資金湧入其他領域。長期來看,防禦類股仍可能迎來補漲。

就估值而言,防禦類股也具吸引力。必需消費品 ETF 的本益比約 19 倍,低於其五年平均的 19.9 倍,也比標普 500 的 23 倍低超過四倍數,折價約 18.5%,過去五年折價通常不到 1%。不動產 (18 倍) 與醫療保健 (17.6 倍) 的估值同樣相對便宜。

(圖:REUTERS/TPG)
(圖:REUTERS/TPG)

近期已有資金回流跡象。至 10 月 24 日當週,流入已開發市場防禦型股票基金的資金規模,為自今年四月以來最高的水準,當時川普首次宣布關稅,引發市場對經濟的憂慮。

這些動向或許預示防禦型股票正醞釀反攻。

可口可樂 (KO-US) 是值得注意的個股,其本益比不到 21 倍,而過去五年往往與標普 500 持平甚至更高。公司第三季營收成長 5% 至 124 億美元,調整後 EPS 成長 6.5%,銷量也小幅增加 1%。由於旗下產品需求穩定,且受疲弱零食市場衝擊較小,財報隔日股價上漲 4%,展現典型民生必需品穩定成長的特性。

總言之,有時候,最好的進攻,就是穩扎穩打的防守。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