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OpenAI加持 甲骨文大單滿手 美專家示警:兩家都在賭!未見殺手級App 只見過度擴容

鉅亨網新聞中心


賓州大學教授 Benjamin Lee 警告稱,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上的過度投資可能面臨風險。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在甲骨文 (Oracle) (ORCL-US) 宣布價值 3000 億美元的 AI 合約後,該公司的股價飆升,同時美股市場上的 AI 概念股也隨之上漲。然而,隨著樂觀情緒的減退,市場對 AI 泡沫的擔憂再次浮現。


甲骨文在財報電話會上披露,第一季簽署的 AI 合約價值超過 3,000 億美元,剩餘履約義務(RPO)已飆升至 4,550 億美元,年增 359%。其中,光是第一財季就新增了 3,170 億美元的合約。甲骨文執行長 Safra Catz 表示,上一季與三家客戶簽署了四份大型合約,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類似交易,使得積壓訂單規模突破 5000 億美元。

此外,OpenAI 與甲骨文簽署合約,計劃在約五年內向甲骨文購買價值 3000 億美元的算力服務,合約將於 2027 年開始實施,年均支出約 600 億美元。這筆交易幾乎佔甲骨文第一財季新增未來合約收入的 95%。

儘管如此,Benjamin Lee 教授指出,這一發展對兩家公司來說是一場「冒險的賭博」,暗示在資料中心擴容方面可能存在過度投資的風險。他認為,在目前供應受限的情況下,過度建設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似乎是不必要的擔憂。儘管更多的圖形處理單元和資料中心可以緩解 AI 訓練和推理過程中的瓶頸,但未來的資料中心需求可能面臨潛在壓力。

Lee 曾為 Meta 和 Alphabet Inc. 提供資料中心設計和硬體供應鏈諮詢,他警告稱,如果人工智慧工作負載的需求減少,投資者可能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回報。他表示,人工智慧推理工作負載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因為需求取決於個人和企業對科技的吸收速度。他強調,如果沒有明確的殺手級 AI 應用來推動需求,雲端基礎設施的支出可能會超前於技術的採用。

Lee 也提到,缺乏殺手級應用程式已經為市場的某些部分帶來了壓力,投資者開始質疑人工智慧帶來的收入何時能夠實現,許多大型軟體公司的股價因此受到影響。此外,隨著企業採用更有效率的模型處理特定任務,大規模資料中心容量的需求可能會趨於平緩。

儘管如此,華爾街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過度建設的風險討論較少,瑞穗證券分析師 Jordan Klein 在報告中指出,投資者普遍認為建設不足的後果遠比建設過度的後果嚴重。 

Lee 承認資料中心的容量至關重要,但他補充道,投資者在考慮的時間段內,資料中心是否有用仍是一個問題。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