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日擬調查海纜供應鏈對中曝險程度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日經亞洲》9 月 15 日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將在截至 2026 年 3 月的本財政年度內展開供應鏈調查,重點針對企業是否從中國採購電纜、中繼器與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若發現相關情況,政府將「鼓勵」企業改用其他供應商;由於成本上升憂慮,日本方面也考慮透過補貼予以支援。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日擬調查海纜供應鏈對中曝險程度 (圖:REUTERS/TPG)

長期以來,全球海底電纜市場幾乎被美國 SubCom 公司、日本電器公司 (NEC) 和法國阿爾卡特海底網路公司 (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 所壟斷,合計市佔率達九成。


自 2008 年中國廠商加入後,產業格局有所異動,前身為中國「華為海洋」的「華海通信」日益崛起。

目前這三家企業,加上華海通信掌握全球約 98% 的製造與安裝業務。

對日本而言,海底電纜是經濟安全命脈,99%的國際通信仰賴此設施,一旦受損或修復延誤,將對金融交易、經濟運行乃至民生造成重大衝擊。

日本科技大廠 NEC 及住友電工分別在海底電纜與光纖領域居於領先,產品供應至美國 Google 與 Meta 等科技巨頭。

然而,美國新政府施加的關稅壁壘正壓縮日本出口,日本政府未來不排除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爭取豁免。

除供應鏈外,調查還將涉及鋪設與維護作業能力。相關工作需依靠專用船隻,每艘造價動輒數百億日元,而日本目前僅 KDDI 與 NTT 擁有此類船舶,其他企業多靠租賃完成。

日本政府考慮補貼業者購船,藉此強化自主能力。事實上,2022 年岸田政府已設立 4.4 億美元基金推動海底電纜建設,並將相關產業納入《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案》補貼範疇,預計 2026 年修法時更會將鋪設與維護列為戰略服務。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CSIS) 指出,日本在維護作業上長期仰賴中國船隻,這成為其隱憂。

此前,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企圖將中國華海通信排除出全球供應鏈,並質疑中國利用電纜從事間諜活動。

早在 2023 年,沖繩近海的一條海底電纜上 ,就發現了中國製的竊聽裝置,如今,日本亦緊隨美方,欲調查海纜供應鏈對中國曝險程度。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