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與微軟達成初步協議 為重組掃除障礙
鉅亨網新聞中心
OpenAI 與微軟 (MSFT-US) 宣布就修訂合作關係達成初步協議,為重組成傳統營利性公司掃清了關鍵障礙。OpenAI 董事長 Bret Taylor 周四 (11 日)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與微軟簽署了一份「下一階段合作的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正積極制定最終合約條款。

根據重組計畫,重組後的非營利部門將繼續控制新的公益公司,並擁有價值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股權,約占該公司尋求的 5,000 億美元估值的 20%。據報導,1,000 億美元股權只是底線,實際金額可能會增加。
Taylor 強調,OpenAI 作為非營利組織起步,今天仍然是,未來也將繼續是。主導我們未來的,始終是非營利部分。
此初步協議的達成,使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向其公司結構改革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奧特曼及其投資者認為,將 OpenAI 轉變為更傳統的營利性實體,對於公司在未來幾年籌集所需的海量資金至關重要。
協議宣布後,微軟在盤後交易中一度上漲超 2%。但該交易仍需監管部門批准,且面臨包括馬斯克 (Elon Musk) 在內的多方反對。
OpenAI 的崛起一直伴隨著其複雜的、非傳統的公司結構帶來的挑戰。該公司最初是一家非營利研究機構,後來設立了一個有利潤上限的子公司,以便為微軟等外部投資者打開大門。
然而,隨著公司尋求籌集數十億甚至數兆美元的資金,這種結構相比傳統公司模式顯得愈發束手束腳。
此次重組的核心目標之一,是避免兩年前發生的「董事會宮鬥」重演,當時奧特曼曾被短暫解雇後又迅速復職。
據報導,作為近期幾輪融資的一部分,OpenAI 已向投資者承諾,將轉型為一家營利性實體。
最新計畫是,新的營利公司將被組建為一家公益公司,其董事會可以在追求股東報酬之外,考慮其他社會目標。
複雜合作關係尋求新平衡
OpenAI 與微軟的合作關係被視為科技史上最重要的商業夥伴關係之一。微軟已投資數十億美元獲得 OpenAI 技術的優先使用權,包括 2019 年的 10 億美元投資和 2023 年初的 100 億美元追加投資。
然而,隨著 OpenAI 快速成長,這項合作關係日趨緊張。兩家公司在客戶爭奪上存在競爭,OpenAI 尋求的運算能力需求甚至超出了微軟的供應能力。
另一爭議點涉及一項條款,該條款規定一旦 OpenAI 達到「通用人工智慧」此模糊定義的里程碑,微軟對 OpenAI 技術的使用權將受到限制。
微軟今年已放鬆對 OpenAI 的控制,允許其推進自己的資料中心項目「星際之門」,包括與甲骨文簽署價值 3,000 億美元的長期合約,以及與 Google 達成另一項雲服務協議。
監管審查與法律阻力並存
儘管取得進展,OpenAI 的重組計畫仍面臨重大障礙。加州總檢察長 Rob Bonta 和德拉瓦州總檢察長 Kathy Jennings 正在審查該公司提議的財務和治理變更。
兩位總檢察長上周發布聯合信函,對 OpenAI 產品與兒童互動的相關報告表示擔憂,包括一名加州兒童在與聊天機器人互動後自殺的案例。信函指出,「我們共同認為,OpenAI 和整個行業在確保 AI 產品開發和部署安全方面還沒有達到應有水準。」
此外,OpenAI 還面臨早期支持者馬斯克的法律挑戰。馬斯克指控這家新創公司在其慈善使命承諾上欺騙投資者,正在進行訴訟。OpenAI 對馬斯克的指控予以反駁,稱這位億萬富翁試圖拖慢公司發展。
一些慈善機構也呼籲監管機構阻止這一交易。這些懸而未決的法律和監管問題,仍為 OpenAI 的轉型之路增添了不確定性。
- 核心地段×重大建設 國際資產新選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