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單加持搭配iPhone旺季效應,鴻海股價強勢突破波段新高
摩爾投顧-謝晨彥分析師
近期台股在外資與投信合力推升下強勢上攻,不過在快速上漲的過程中,投資人仍需留意三道防守關卡。第一個關鍵是 25032 點的跳空缺口,一旦回補可能意味短線多頭力道減弱。第二個觀察重點在於形態結構,若出現帶量的長上影線黑 K,代表市場無法有效突破前高,反而暗示追價力道不足。第三個檢視點則是月線位置,一旦月線失守,趨勢恐將由強轉弱。這三項條件,構成了投資人短線操作時的重要防線。

與此同時,市場資金面的變化也值得關注。原本外資在 7 月仍持有龐大空單,但隨著行情走高,空單逐步回補,並同步轉進現貨市場。這樣的行為顯示外資態度已從觀望轉為積極推升指數。同時,新台幣匯率也出現升值,顯示國際資金流入台灣。這正呼應了典型的「三部曲」:先是期貨空單減碼,再來現貨加碼買進,最後伴隨資金持續湧入。資金行情一旦啟動,市場就會形成所謂的「直升機效應」——資金不斷傾瀉,行情自然不易停歇。
除了資金面,產業題材同樣是推升行情的重要動力。AI 產業目前正處於發展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是硬體技術突破,晶片與算力的進步奠定了基礎;第二階段則是軟體應用的加速,包括 ChatGPT 與 DeepSeek 等產品的普及,正快速改變各行各業的生產力模式。隨著應用深化,AI 對於硬體的需求必將再次提升,帶來第三階段的邊緣 AI 時代。這意味著未來不僅雲端,手機、電腦、智慧眼鏡、自駕車、無人機乃至各式機器人,都會導入 AI 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AI 推論成本正持續下降,讓 AI 模型的部署逐步擺脫對網路穩定度的依賴。這將使 AI 應用更貼近日常生活,推動消費與產業的多重循環。當前台股正站在資金流入與產業創新的交會點:一方面外資回補空單、匯率升值顯示資金行情方興未艾;另一方面,AI 產業自硬體到軟體,再到邊緣應用的完整發展路徑,則為市場提供長線想像。換言之,這波行情不僅是短線資金推升,更有產業趨勢做後盾。對投資人而言,與其擔心是否該進場,不如思考「應該買什麼」。
甲骨文(ORCL-US)憑藉與 OpenAI 簽下五年 3,000 億美元算力合約,帶動股價單日狂飆逾三成,市值突破 9,000 億美元,躍升全球第 12 大公司。雖然最新一季財報營收與獲利略低於預期,但市場焦點全落在其雲端基礎設施(OCI)爆炸性成長前景。公司預估 2026 財年 OCI 營收達 180 億美元、年增 77%,未來四年將翻八倍至 1,440 億美元,RPO 亦激增至 4,550 億美元、年增 359%,顯示 AI 合約挹注龐大成長動能。執行長卡茲與創辦人艾利森皆強調,未來將持續簽下數十億美元級別合約,並在全球擴建資料中心以支撐 GPU 需求。相較微軟、亞馬遜,甲骨文雲端規模仍小,但在 AI 投資潮中已快速追趕,供應鏈台廠如緯創、鴻海等有望受惠。
鴻海(2317-TW)在 AI 伺服器領域持續加碼,已成為輝達 GPU 伺服器的最大代工夥伴,並同步承接 OpenAI、Google 等 CSP 自研 ASIC 伺服器訂單,法人預估今年 AI 伺服器營收有望挑戰兆元大關。隨著 OpenAI 攜手博通投入百億美元晶片計畫、Google 加速推動 TPU 應用,鴻海在 GPU 與 ASIC 雙線佈局下,版圖正快速擴張。麥格理看好其結盟東元與軟銀搶攻主權 AI 市場,憑藉高度系統整合優勢,將目標價上調至 300 元,並推估在美國「星際之門」5,000 億美元投資計畫中,鴻海有望分食 40% 至 70%,每年潛在營收可達 5,000 億至 8,700 億美元,對 2026–2027 年業績挹注顯著。同時,蘋果新 iPhone 帶動旺季效應,富士康鄭州廠近 20 萬工人兩班制趕工,進一步鞏固鴻海在消費電子與 AI 領域的雙重成長動能。
台股近期可說是「一個台股、兩個世界」,強者持續走強,弱勢股則明顯落後,因此選對標的特別關鍵。目前正值 8 月營收陸續公布,我已經幫大家整理出 營收雙增的潛力股名單,這些股票隨時有機會再度噴出!想要搶先掌握的朋友,趕快到我的 Line(@gp520)輸入「910」,馬上領取!
也可以到我的直播,來了解我對近期盤勢的看法
股怪教授每日直播,最專業及最有內容的節目,一定要收看呦!
每天都準備最即時的資料,要跟各位投資朋友分享。
並且【按讚 + 訂閱 + 分享】
- 關稅戰火燒進外匯市場,投資人如何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