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挑戰加劇,台灣市場應對策略與政策動態成關鍵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面臨挑戰,台灣與國際市場動態持續演變
聚陽 (1477-TW) 8月營收達37.45億元,創下單月次高,顯示出客戶下單持續改善,儘管出貨量年減8%及新台幣升值影響營收[1]。第一金控 (2892-TW) 的房貸業務成長率在5%至6%之間,並指出目前尚有100億元的貸款空間,顯示出在經濟成長低於2.5%下,銀行業務仍將聚焦於自用住宅貸款及政府政策的配合[2]。這些趨勢反映出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仍有穩定的需求基礎,並可能促進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
隨著陳世凱任交通部長滿周年,他強調在水災後重建南部觀光的三階段計畫,旨在修復交通基礎設施並振興旅遊業,這對於受災地區的經濟復甦至關重要[3]。此外,美國公債殖利率因法院裁定關稅非法而飆升,基準10年期美債殖利率達4.287%,可能導致政府需退還關稅,進一步加劇財政壓力,並引發市場對未來利率走向的擔憂[4]。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特別是在政策調整與災後重建的背景下,市場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的影響。
第一金控指出下半年台灣GDP成長將放緩至2.5%以下,顯示全球經濟挑戰對台灣的影響逐漸顯現,儘管全年仍有4.4%的增長[5]。同時,歐元區8月通膨回升至2.1%,略高於市場的預期,顯示食品價格上漲對通膨的影響仍在持續,市場對歐洲央行的利率政策持觀望態度,將維持利率不變[6]。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台灣企業需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波動,並把握美國降息可能帶來的獲利機會。
日本金融市場的外資主導現象與台股的外資買超形成鮮明對比,雖然日經指數因外資流入而狂漲,但日本散戶卻持續撤資,顯示內部投資者信心不足[7]。相對而言,台股在外資買超76億元的支持下,雖然面臨月線失守的壓力,但金融股的強勁表現仍顯示出市場的潛在韌性[8]。分析師認為,若日本散戶能重返市場,將可能為其股市帶來新的動能,而台股則需持續關注外資的進出動向,以判斷未來的市場走勢。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