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匯雙漲卻吸引不了自家人進場!分析師:日經指數狂漲背後是外資的獨角戲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路透社》最新報導指出,日本金融市場近來正迎來一場備受期待的再通膨交易,但這場交易中卻唯獨欠缺日本投資人的參與。

日本股市上月一路攀漲至歷史高點,日元也同步升值,而在這輪行情裡,外資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不僅如此,外資還是日本國債的主要拋售方,推動 30 年期日本國債殖利率攀高至歷史高點。
里昂證券駐東京策略師 Nicholas Smith 指出,東證指數 (TOPIX) 自 4 月低點反彈以來累計上漲 34.2%,但幾乎看不到日本本國投資人追漲的跡象。
在經歷近 30 年經濟成長乏力後,日本憑藉政府扶持性政策與企業改革,讓經濟重新煥發生機。
今年 1 月,日本央行 (BOJ) 自 2008 年以來首次升息 1 碼至 0.5%,並減持大量日本國債。這項措施促使資產配置從債券轉向股票,先前低迷的工業股逆勢走強,熱門成長股承壓,市場也更青睞短期債券,長期債券遇冷。
一些分析師認為,若日本散戶重新入場買進,股市漲勢可望延續。今年以來,日本散戶已撤走約 230 億美元的資金。
Bernstein 分析師出具研究報告指出,散戶情緒在觸及極端看空水平後回歸正向區間,散戶態度謹慎是因為美國關稅對日本經濟影響帶來不確定性及市場波動。他們覺得企業獲利復甦、外資信心強勁與散戶資金回流這三大因素疊加,將對市場構成顯著支撐。
數據顯示,今年流入日股的外資資金創下過去十年之最,預計將達到 2013 年「安倍經濟學」推動外資湧入以來的最高水準。
里昂證券的 Smith 也指出,日企透過庫藏股進行的回購規模更大,極具正面意義,因為企業現金流充裕,有能力進一步增加回購力度。
儘管股市與債市大幅波動,但日元表現相對穩定,過去兩年兌美元匯率始終在 140-160 日元之間狹幅震盪,未因經濟成長前景改善而升值,也未因高殖利率或股市報酬率吸引投資者資金流入而走強。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 Brad Setser 則說,日本資金不回流是核心問題,原因是日本機構投資人在新冠疫情前大量投資美債,Fed 升息後,這些投資目前處於虧損狀態,日本資本選擇留在海外,而非回流本土追逐收益 m。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