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交易量創歷史新高 散戶開始湧入 市場警惕過熱風險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中國股市正經歷一波強勁的牛市,本月成交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凸顯了市場的熱烈氛圍,正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根據《彭博》彙編數據,本月截至目前,中國股市的日均成交量已達 2.2 兆元人民幣,超越了政府刺激方案後去年 10 月創下的 2 兆人民幣的前高點。在這一波漲勢中,中國在岸基準的 CSI 300 指數本月已上漲近 10%,使其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指數之一。儘管美國關稅擔憂和根深蒂固的房地產危機對經濟構成壓力,投資者的興奮情緒依然高漲。
這波中國在岸股市的上漲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首先,國內散戶保證金交易者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次,外國散戶投資者的資金流入也助推了市場。此外,透過 CSI 300 期貨合約進行的 投機性投資者也參與其中。最近,對中國人工智慧工具開發的樂觀情緒也再次升溫,刺激了晶片相關股票的強勁上漲,進一步助長了漲勢。
除了已進入市場的資金,市場對於持續上漲的信心也源於一種信念,即在初步爆發之後,還有更多層次的投資者正在等待進場。
早期數據顯示,富裕投資者,特別是透過避險基金,是迄今為止引領這波漲勢的主力。然而,如果數兆人民幣的家庭儲蓄能在未來一年或更長時間內重新配置到股票市場,真正的動能可能會因此而來。
儘管市場熱情高漲,但也出現了一些過熱的跡象,引起了市場部分人士的關注。一些券商和基金經理已開始削減融資並限制購買,以試圖為市場降溫。例如,上海的一家券商提高了部分證券的保證金存款比率。一些共同基金也對今年表現最佳的投資組合實施了每日購買限制。中國的商業銀行也正在收緊對客戶使用信用卡為股票投資提供資金的監管。
華爾街策略師對此分歧意見,高盛集團的策略師上調了中國基準指數的目標,而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則指出市場有過熱的跡象。Kingston Securities Ltd. 研究執行董事 Dickie Wong 預計,未來大陸股票的流動性預計將保持相對較高,但他補充說短期內可能會出現獲利了結。
另一方面,散戶參與度似乎正在顯著提高。數據顯示,上周四中國大陸投資者出售了價值達 204 億港元(約 26 億美元)的香港上市股票,這表明在股市飆升之際,他們正回流至本地市場。本月,CSI 300 指數有望以自 2023 年初以來最寬的幅度跑贏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根據交易所數據,7 月份散戶投資者新開股票帳戶數量較去年同期激增 71%。融資融券的未償金額已攀升至 2.1 兆人民幣,接近 2015 年牛市時的水準。
William Blair Investment 合夥人兼基金經理 Vivian Lin Thurston 指出,中國部分行業的基本面已有所改善,預期在經過一定的盤整期後,市場仍有可能持續上漲。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