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中國此輪牛市將是十年一遇、承擔三大歷史使命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近期發文指出,自 2024 年 9 月 24 日以來,中國股市已啟動新一輪「史詩級牛市」,這波行情將是十年一遇,並將承擔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大國博弈及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等三大歷史使命。

他將此波牛市定義為「信心牛」,其背後主要有三大驅動力:政策持續放鬆、新一輪科技革命以及流動性充裕。
任澤平表示,這波「信心牛」是繼 2004 年的「周期牛」和 2014 年的「改革牛」之後,中國股市大約每十年一輪的重大行情。
任澤平強調,這一次的牛市與以往不同,其主要領漲板塊是以人工智慧、晶片半導體、機器人、創新藥及軍工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新經濟,持續時長可望超過上一輪牛市。
數據佐證:漲幅驚人,交易量屢創新高
任澤平在文中提供了多項數據來支持他的觀點。他指出,自去年 9 月低點以來,上證指數漲幅已達 45%,創業板指數漲幅高達 79%,而北證 50 指數漲幅更是驚人的 1.7 倍。
三大驅動力疊加,開啟「信心牛」
根據任澤平的分析,此輪牛市是「政策牛」、「科技牛」與「水牛」疊加形成的「信心牛」,並非來自企業盈利的驅動,而是來自風險偏好提升與無風險利率下降的共同作用。
1. 政策牛: 他認為,去年 9 月 24 日是宏觀政策放鬆的歷史性拐點,貨幣政策持續降息降準,房市放鬆限購,以及高達 10 萬億的地方債務化解等,這些大幅超預期的政策扭轉了市場信心,降低了無風險利率,從而引爆了這次牛市。
同時,2025 年 5 月前後,中美關稅戰緩和、國內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政策層面鼓勵資本市場併購重組等也一起提升了市場風險偏好。
2. 科技牛: 任澤平表示,當前全球正處於以人工智慧、機器人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國在硬科技及「卡脖子」技術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使相關的高成長股板塊成為此輪牛市的領漲者。
3. 水牛: 由於宏觀政策放鬆,無風險利率持續下降,加上房地產市場低迷,大量資金淤積在銀行體系內,形成了「堰塞湖」效應。
近期,在股市賺錢效應的帶動下,散戶資金跑步進場,居民存款開始從銀行搬家至股市,使非銀行存款大幅增加,為市場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
牛市的三大歷史使命
任澤平強調,此輪牛市不僅僅是財富機會,更承擔著重要的戰略性使命:
- 支持新質生產力大發展: 股市繁榮能為缺乏抵押物的硬科技新經濟企業提供重要的融資管道,推動經濟增長引擎的升級。
- 助力大國博弈: 在全球逆全球化趨勢下,新質生產力的大發展對於提升中國在大國競爭中的優勢非常重要,而資本市場的繁榮是支持新質生產力的關鍵。
- 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 房地產市場的長期低迷導致居民財富大幅縮水,而股市上漲創造的財富效應將有助於對沖房產貶值帶來的缺口,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並帶動消費復甦。
應對挑戰,邁向「長牛慢牛」
在展望未來時,任澤平提出,此輪牛市要實現「長牛慢牛」而非「暴漲暴跌」,需要宏觀政策繼續保持放鬆週期,同時加強對民營經濟的保護。
他提到,A 股市場長期以來「牛短熊長」的特徵,需要通過深層次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才能真正實現股市的良性循環。
任澤平也提醒,股市的歷史經驗顯示,牛市總是在絕望中重生,在爭議中上漲,最終在狂歡中崩盤。他呼籲要正視風險,並通過「基礎性的變革」來推動 A 股市場走向健康發展。
經濟復甦的關鍵:「債務大挪移」
在文章的最後部分,任澤平闡述了中國經濟復甦的關鍵戰略,他認為可以借鏡日本「失去三十年」的失敗教訓及美國在危機中成功的經驗,推動一項名為「債務大挪移」的宏觀策略。
他解釋,當房地產泡沫破裂時,如果債務由居民和企業部門單獨化解,將會導致「資產負債表衰退」和「低欲望社會」。
而成功的經驗是政府和央行擴大自身的資產負債表,來減輕居民和企業的債務壓力,進而恢復消費和投資的活力。
任澤平提出,啟動經濟復甦的具體三大抓手為:
- 全力拼經濟: 透過持續降息降準、大規模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大規模基建投資等措施,降低企業和居民的負債成本,提振信心。
- 住房收儲保障銀行: 組建大型住房收儲銀行,收購開發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庫存,用於保障性住房,以解決地方財政、房企現金流及爛尾樓問題。
- 新基建: 大力投資支援未來 20 年經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機器人等,以此打造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任澤平總結,只要全力「拼經濟」,實施「債務大挪移」的宏觀戰略,並保護民營經濟,中國經濟的復甦和「信心牛」的持續是可期的。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