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陷AI困境 與Google合作恐讓情況更糟?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據《MarketWatch》周二 (26 日) 報導,隨著大型科技公司競相推出最先進的人工智慧 (AI) 產品,投資人對蘋果 (AAPL-US) 在 AI 領域缺乏進展感到失望。

因此,當傳出蘋果與 Google(GOOGL-US) 的 Gemini 展開合作的消息時,華爾街部分人士自然燃起了希望,認為這代表 iPhone 製造商終於開始認真提供 AI 功能給消費者。
然而,研究公司 Radio Free Mobile 創辦人 Richard Windsor 卻認為,這樣的合作反而會加速蘋果在 AI 競賽中的落後。
Windsor 周二在報告中寫道,蘋果若與 Google 合作重塑 Siri,實際上反映出其「處境惡化」,因為這項合作可能侵蝕蘋果的品牌形象,以及其一向強調的資料安全。
在 Windsor 看來,蘋果正面臨一個「雙輸局面」。如果維持 Siri 現狀,雖能保持品牌價值,但一旦智慧手機普遍具備 AI 助理功能,蘋果將無法與 Google 的 Android 手機競爭。
但若選擇與 Gemini 合作,蘋果仍可能在 AI 競賽中落後,因為「經過客製化的 Gemini,永遠會比最新版本略微落後,畢竟需要時間將最新模型進行調整與整合。」
在這兩種情況下,不滿意的消費者可能最終轉向 Android,侵蝕蘋果的市占率。
不過,市場對這項消息的反應相對正面。上周五,在《彭博》報導此潛在合作後,蘋果股價上漲 1.3%。但真正的大贏家似乎是 Google,其母公司 Alphabet 股價上漲 3%,收在歷史新高 210.52 美元。
由於貿易戰與 AI 疑慮,蘋果股價今年表現低迷,儘管近一個月已出現回暖。蘋果股價今年以來下跌 6%,但自 7 月下旬以來反彈 6.3%。
蘋果之所以難以開發出差異化的 AI 產品,主因在於其嚴格的隱私政策。這些政策雖是品牌的核心優勢,卻也使得訓練大型語言模型 (LLM) 變得困難,因為 LLM 需要大量數據。
不過,Windsor 與 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 Ben Reitzes 均認為,AI 問題尚未構成蘋果的生存風險。Windsor 指出,「Google Pixel 裝置的市占率微不足道」,證明威脅有限。
與 Windsor 不同,Reitzes 對蘋果的 AI 地位並不擔憂。他在本月稍早的報告中寫道,「幸運的是,蘋果的 iPhone 客群似乎並不在乎 Siri 或 AI 延遲,我們也沒有看到明顯的用戶轉換跡象。」
Windsor 認為,蘋果若想在保護資料隱私的同時增強 AI 能力,最佳路徑是收購現有的 AI 平台。今年稍早,《彭博》曾報導蘋果內部正在討論收購 AI 新創 Perplexity。
投資人將能在 9 月 9 日更清楚了解蘋果的 AI 策略,屆時公司將舉行一場普遍預期是新一代 iPhone 發表會的活動。美銀 (Bank of America) 分析師 Wamsi Mohan 在最新報告中提醒投資人,屆時可留意「更多 AI 整合與強化的跡象,包括與應用程式和 Siri 的整合提升。」
Mohan 補充道,「我們將關注是否有更多跡象顯示,蘋果將大型語言模型用於一般查詢的進一步整合。」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