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南韓科技投資創紀錄,日本債市動盪,AI企業競爭加劇引發市場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南韓科技投資創紀錄,日本債市動盪,AI企業競爭加劇引發關注

南韓政府計畫在2026年投入創紀錄的35.3兆韓元(約251億美元)於研發,重點聚焦於AI、再生能源及國防科技,顯示出對未來科技發展的強烈承諾[1]。相對而言,日本的長期公債市場正面臨殖利率上升的壓力,尤其是超長期債券因低票息而遭遇拋售,導致投資者信心動搖,並造成壽險公司等主要機構累計660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2]。這一對比反映出兩國在科技投資與財政策略上的不同,南韓積極布局未來科技,而日本則需應對債市動盪的挑戰,市場走向將受到這些政策的深刻影響。
在此背景下,OpenAI 宣布將於印度新德里設立首個辦公室並擴大當地團隊,這一舉措不僅顯示出其對印度市場的重視,也反映出其與印度政府合作推動「IndiaAI Mission」的決心,該計劃將有助於開發符合當地需求的語言模型[3]。同時,市場正密切關注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演說,因其可能對美股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對小型股的波動性看法不一,顯示出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4]。在這樣的情況下,OpenAI 的擴張計劃或許能為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增添動能,尤其是在科技創新和市場需求日益增長的情況下,未來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近日訪台,與台積電 (2330-TW)(TSM-US) 進行晶片供應鏈的戰略談判,顯示出美中科技競爭的加劇。與此同時,OpenAI 的人資長突然辭職,反映出在 AI 領域人才爭奪戰中的不穩定性,該公司計劃透過出售員工股份來提升估值,顯示出資本市場對 AI 企業的熱情。輝達因應市場需求,已要求供應商暫停生產H20晶片,導致中國晶片股如華虹半導體和寒武紀股價飆升,顯示市場對中國晶片供應鏈的信心回升。此外,美國國防部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大規模採購鈷,以確保關鍵資源的供應,這一舉措反映出美方在地緣政治背景下對於資源控制的重視,進一步強化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與競爭性[5][6][7][8]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