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動態:輝達與台積電會談 AI 人才流動及全球供應鏈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動態:輝達與台積電會談、AI人才流動與全球供應鏈挑戰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快閃台灣,與台積電 (2330-TW)(TSM-US) 進行重要會談,顯示出美國與中國在晶片領域的緊張局勢仍在持續升溫。與此同時,OpenAI 的人資長 Julia Villagra 短短半年內即宣布離職,反映出在 AI 產業中人才流動性極高,尤其在矽谷的搶人大戰中,企業間競爭愈發激烈。OpenAI 考慮出售員工股份,這一舉措將公司估值從 3,000 億美元提升至 5,000 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於 AI 技術的未來潛力持續看好。這些動態不僅影響企業內部結構,也可能對整體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產生深遠影響。
輝達要求部分零件供應商暫停生產H20晶片的消息引發中國晶片股的強勁反彈,華虹半導體和寒武紀股價分別上漲12%和逾6%[3],顯示市場對於中國晶片供應鏈的信心回升。輝達強調H20晶片並非軍用產品,並具備足夠的國產供應以滿足需求,這一點在美國出口限制的背景下尤為重要。另一方面,美國國防後勤局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採購價值高達5億美元的鈷,以增強國防儲備,這是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大規模採購,顯示美方在地緣政治考量下,積極確保關鍵資源的供應來源,並抵消中國在關鍵礦產行業的影響力[4]。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也顯示出各國在科技與資源競爭中的策略調整,因此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這些變化對相關產業的影響。
法庭文件揭露馬斯克曾試圖邀請Meta執行長祖克柏參與OpenAI的收購競標,但該提案遭到拒絕,並引發馬斯克對OpenAI的訴訟,顯示出他對該公司的不滿與矛盾[5]。同時,美國政府考慮入股韓國半導體巨頭三星的消息,令韓國業界感到擔憂,因為這可能迫使企業在美方施壓下難以拒絕股權要求,進一步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6]。此外,印度政府堅持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並計劃加工後轉售以獲取價差,這一政策不僅反映出其對國家安全的重視,也顯示出在全球能源市場中的獨立性[7]。在此背景下,Meta與谷歌的合作關係也顯示出科技巨頭之間的微妙平衡,儘管彼此競爭,但仍在商業上尋求共贏[8]。這些事件共同勾勒出當前科技與能源市場的複雜動態,企業在面對政策與市場變化時的應對策略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觀察焦點。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