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省1539億!印度硬槓美也要買俄羅斯石油 加工後轉售還能賺價差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面對美國持續施壓,印度政府近日再次明確表態,拒絕在能源安全與國家利益上妥協。印度駐俄羅斯大使 Vinay Kumar 最新表示,儘管美國多次反對,印度仍將堅定不移地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且不會實施任何形式的禁運。

Kumar 強調,這項決策完全基於印度的國家安全、經濟利益和能源需求,尤其是滿足國內民眾的基本能源消耗。
他是在俄印兩國外長即將會晤、討論深化雙邊戰略夥伴關係的背景下發表上述言論的。
Kumar 直言,印度政府的立場清晰且堅定,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本國核心利益。這番表態也被外界視為對美國川普政府近期強硬政策的直接回應。
事實上,美印圍繞俄羅斯石油的摩擦早已公開化。川普政府長期以來對印度大量採購俄羅斯石油表示不滿,尤其指控印度將進口俄羅斯石油轉售至國際市場以獲取暴利。
今年 8 月 6 日,川普簽署行政令,以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宣布對印度輸美商品額外徵收 25% 關稅,加上 7 月 31 日上路的同等稅率,部分印度商品對美出口關稅將高達 50%。這是美方對印施壓的另一個升級動作。
面對美方高額關稅,新德里回應稱白宮舉措「不公、不正當且不合理」,並誓言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捍衛國家權益。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承受巨大關稅壓力,印度並未改變其持續擴大俄羅斯石油進口的勢頭。
數據顯示,作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印度超過 85% 的石油需求依賴進口,其中俄羅斯已成為其最大石油供應國之一,約佔印度總進口量的 35%。2024 年上半年,印度日均從俄羅斯進口約 175 萬桶石油,較去年同期仍有成長。
分析師指出,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制裁促使俄羅斯以大幅折扣向亞洲市場出售石油,印度正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據估算,印度每進口一噸俄羅斯石油可節省約 89 美元 (約 2740 台幣),光在 2022 財年就因此節省近 50 億美元 (約 1539 億台幣)。
印度政府與能源專家多次強調,採購俄羅斯石油本質上是商業行為,是基於市場邏輯與經濟理性的選擇。由於全球石油供應鏈的剛性約束,印度短期內難以找到能提供同等優惠條件的替代供應方,即便是 OPEC 也難以迅速填補這一缺口。此外,印俄之間長期簽署的石油供應合約也為雙方合作提供了穩定性保障。
更深層來看,印俄戰略夥伴關係歷經多年發展,在軍事、經貿等領域合作緊密。即便面臨美國持續施壓,印度仍堅持其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將國家利益置於首位。
印度本土石油儲量僅佔全球的 0.3%,天然氣儲量不足 0.7%。在龐大人口基數與有限能源儲備的矛盾下,印度必須透過靈活多元的能源外交,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與經濟性。
印度外長蘇傑生曾指出,印度大規模進口俄羅斯石油不僅滿足國內需求,更透過平抑全球油價波動,間接為全球通膨控製作出貢獻。
有分析警告,若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全球油價恐飆漲至每桶 200 美元以上,最終反噬作用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消費者。此外,印度也利用國際制裁漏洞,提煉進口的俄羅斯石油後再出口至歐洲、美國等地,2023 年因此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石油產品出口國。儘管美國財長指責印度藉此牟取暴利,但印度輿論認為此類「套利」模式早被西方默許,因其同樣從中獲益。
- 美股多頭!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