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國考慮推人民幣穩定幣 國際化戰略迎重大轉折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路透》周三 (20 日) 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正首次考慮允許人民幣支持的穩定幣 (Stablecoin) 在全球使用,以推動貨幣國際化,這將是北京對數位資產立場的一大轉折。據悉,國務院最快將於本月審議並可能批准一份推廣人民幣使用的路線圖,其中包括穩定幣發展策略。

穩定幣列入國家戰略
消息人士指出,國務院擬定的藍圖將包含人民幣在全球市場使用的具體目標,並界定國內監管機構的職責,同時納入風險防控指引。中國高層領導層預計最快月底召開專題學習會議,聚焦人民幣國際化與穩定幣議題,並可能在會上定調其應用與發展範圍。
若此計畫獲批,將標誌中國在數位資產政策上的重大轉變。中國於 2021 年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理由是擔憂金融體系穩定。相比之下,美國總統川普年初就任後已公開支持美元穩定幣,並推動監管框架,使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快速合法化並占據全球逾 99% 的市場占比。
知情人士表示,北京視金融創新、特別是穩定幣,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工具。在美元掛鉤穩定幣快速壯大的背景下,中國希望避免被邊緣化。路線圖細節預計未來數周內公布,並將由中國央行 (PBOC) 等監管部門負責落實。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挑戰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SWIFT) 數據,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的占比 6 月降至 2.88%,創下兩年新低;美元則高達 47.19%。雖然中國長期希望人民幣成為如美元或歐元般的國際貨幣,但嚴格的資本管制與龐大的貿易順差,使此目標受限,也可能成為穩定幣發展的最大阻力。
亞洲鄰國已加速布局。南韓承諾允許企業發行韓元穩定幣並建設相關基礎設施,日本也展開類似計畫。香港則在 8 月 1 日正式實施「穩定幣條例」,成為全球首批監管法幣支持穩定幣的市場之一。上海近期也宣布將設立數位人民幣國際化運營中心。
據悉,北京的最新推動將以上海與香港為主要落地城市,加速人民幣穩定幣的應用。中國更計畫在 8 月 31 日至 9 月 1 日於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 (SCO) 峰會上,與部分國家討論人民幣與穩定幣在跨境貿易與支付中的擴大使用。
目前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約 2,470 億美元,但渣打銀行預估到 2028 年可望成長至 2 兆美元。市場人士認為,北京若能在確保資本管控與風險可控下推動人民幣穩定幣,將可能成為挑戰美元霸主地位的重要一步。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