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擴《維吾爾強迫勞動法》執法範圍 五大中國產業納入高風險清單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美國國土安全部 (DHS) 週二 (19 日) 宣布,新增五個中國產業部門納入《維吾爾強迫勞動防治法》(UFLPA) 高優先執法清單,包括銅、鋰、鋼鐵、燒鹼(也稱為氫氧化鈉或苛性鈉) 與紅棗,強化對新疆供應鏈的進口限制。此舉使列入名單的高風險產業總數擴增至 12 項。

該法於 2022 年生效,根據「可反駁推定原則」,凡部分或全部產自新疆的商品皆被視為涉及強迫勞動,禁止進口至美國,除非企業能提出「明確且具說服力」的證據證明供應鏈潔淨。
國土安全部長 Kristi Noem 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有責任消除威脅我們經濟繁榮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奴工等濫權現象。美國將追究中國企業責任,防堵強迫勞動對我們構成的國安與經濟風險。」
美國國務院上週才在年度人權報告中指出,中國新疆在 2024 年發生針對維吾爾族與其他少數族群的「種族滅絕與反人類罪行」,並警告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重大跡象」。
自該法上路以來,美方已禁止 144 家中國企業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截至 8 月 1 日,美國海關已攔截逾 1.67 萬批、總值近 37 億美元的中國貨品進行進一步審查。
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是多項新增品類的全球最大生產國,其中約 16% 的燒鹼產能、50% 的紅棗產量集中於新疆地區;此外,鋰、銅、鋼鐵亦為新疆地方政府大力扶植的戰略產業。
此前已被納入執法名單的產業包括:鋁、棉製品、服裝、PVC、番茄製品、海鮮、多晶矽等矽基產品。
DHS 指出,一項產業是否列為高優先執法對象,主要取決於其供應鏈涉入強迫勞動風險、是否為新疆官方重點投資對象,或該地是否為主要產地。
中方則持續否認一切強迫勞動指控,並將美方指控視為「世紀謊言」。不過,美方已明確表態將在道德與國安層面持續打擊強迫勞動行為,並呼籲企業審慎檢視供應鏈來源。
- 美股多頭!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