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大法說〉Q3營收上看2650億元挑戰新高 關稅將轉嫁給客戶
鉅亨網記者魏志豪 台北
IC 通路大廠大聯大 (3702-TW) 今 (19) 日舉行法說會,公司表示,儘管關稅變化導致市場需求時序錯亂,使第二季表現淡季不淡,但在客戶需求驅動下,第三季仍將較上季成長,營收達 2,450-2,650 億元,挑戰單季新高,至於關稅成本,將由原廠與客戶協商後轉嫁。

大聯大預估,以第三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 29.5 做為計算基礎,營收達 2,450-2,650 億元,季減 2% 至季增 6%,毛利率 3.7-3.9%,營益率 1.91-2.09%,每股純益達 1.48-1.8 元。
大聯大指出,國際研究機構上修全球半導體需求成長,2025 年年增率由 13.8% 提升至 15.1%,2026 年由 11.2% 上調至 15%,2024 至 2029 年複合年增率 (CAGR) 也上調至 9.7%。若排除記憶體,2025 年成長率更上修至 16.2%。
大聯大指出,AI 將是推動市場的核心動能,從雲端伺服器、數據中心到邊緣 PC、智慧手機、自駕車與機器人,應用需求將延續至 2026 年。另外,地緣政治驅使客戶生產基地轉移至東南亞甚至美國,大聯大也配合進行部署。
大聯大近期感受 AI 相關終端產品出貨動能強勁。2025 年 AI 手機出貨量年增逾 114%,滲透率將自 2024 年的 18% 升至 37%,2026 年再達 47%。AI 筆電 2025 年年增近 100%,滲透率將近 45%,2026 年更達 78%。
AI 伺服器則受惠輝達 GB200、GB300 及 NVL72 等新平台出貨,雖整體數量增幅有限,但產值顯著提升,2025 年年增率達 22.3%,2026 年則小幅回落至 16%。其中,ASIC 在 AI 伺服器中角色快速擴大,2025 年滲透率約 4.2%,2026 年將飆升至 48.3%,預期 2028 年與高階 GPU 平分市場。
記憶體市場方面,DDR4 逐步停產,轉向 DDR5,短期內價格上漲及缺貨情況可望延續至 2026 年第一季。大聯大也提到,目前個人消費電子庫存已調整近尾聲,工業與車用電子仍落後,但上游供應端庫存保持健康。
大聯大表示,目前市場約七成由原廠直銷,三成透過通路商,通路價值將仰賴服務深化。公司持續導入新產品代理,並強化「聚合商」角色,結合半導體、被動元件、軟體演算法與系統整合商,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加速導入量產。
- 台股利多!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上升三紅K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