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純益創新高,特斯拉推動市場變革,科技股信心不一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商面臨挑戰但純益創新高,特斯拉與AI科技推動市場變革
中國大陸台商千大企業在2024年展現出強勁的營運韌性,儘管總體營收微降6.68%,稅後純益卻創下近三年最佳表現,純益率達4.52%[1]。這得益於中國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及服務業的快速增長,顯示出產業結構的多元化趨勢。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技術正迎來商業化的歷史性突破,特斯拉等科技巨頭的投資加速了市場競爭,未來擁有方向盤的汽車可能會過時,這一變化將對傳統汽車市場造成顛覆性影響[2]。隨著全球電動車銷售持續成長,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台灣企業如聯電也在積極尋求第三地合作,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顯示出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的靈活應變能力。
在香港,股市19日全線收跌,恒生指數下滑0.21%至25122.90點,科網股表現疲弱,唯獨騰訊控股逆市上漲0.94%[3],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仍有分歧。體育用品股如安踏體育逆勢上揚,漲幅達4.61%,顯示消費者對體育產品的需求仍然強勁。瑞銀指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反彈可能對地產股造成壓力,建議投資者採取防守策略,關注高股息率的地產股[3]。此外,蘋果在英國成功抵制政府要求建立加密資料「後門」,強化了其在數據保護方面的立場,這一決策不僅影響蘋果在英國的業務運作,也可能對全球數據安全政策產生深遠影響[4],顯示出科技巨頭在面對政府監管時的抗爭與策略調整。
另一方面,台幣今日貶值至30.12元,創下三個月以來的新低,反映出市場對美國經濟數據及聯準會政策的不確定性,尤其在投資人靜待美國大型零售商財報及鮑爾演說的背景下,市場情緒偏向謹慎[5]。相對而言,馬來西亞的貿易數據顯示出強勁的反彈,7月貿易額達2659.2億令吉,主要受電氣與電子產品出口增長的推動,顯示出該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韌性[6]。這一對比突顯出亞洲市場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不同表現,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各國經濟指標的變化,以調整投資策略。
此外,中國股市吸引全球資金湧入,避險基金及南韓投資者的積極買入行為顯示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及科技領域的投資熱潮中,高盛指出中國股市未來12個月將有10%-15%的成長空間[7]。同時,OpenAI在印度推出的低價ChatGPT訂閱方案,旨在擴大其市場影響力,顯示出科技公司對新興市場的重視,尤其是印度作為潛力巨大的用戶市場[8],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資本市場對於科技創新及經濟復甦的高度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