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港資券商赴美上市潮與全球資金流向變化,影響美股市場前景及亞洲科技產業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資券商赴美上市潮與全球資金流向變化影響市場前景

多家港資券商如思博控股、芒果金融等相繼啟動赴美上市流程,選擇在那斯達克掛牌,顯示出港資券商對美國市場估值彈性及較低合規負擔的青睞,這一策略旨在突破本土市場的瓶頸[1]。在此背景下,美股在關稅衝擊趨緩及通膨報告較為溫和的情況下屢創新高,然而市場仍面臨科技巨頭主導的集中風險,小型企業則因獲利縮減而顯得脆弱,顯示出經濟挑戰依然存在[2]。這些現象反映出市場結構的變化及未來投資策略的多元化需求,港資券商的西進行動或將成為新一輪資本流動的催化劑。
南韓7月資訊與通訊科技 (ICT) 產品出口額年增14.5%,達221.9億美元,顯示出半導體需求的強勁推動力,尤其是半導體出口額年增31.2%達147.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3]。不過,顯示器和行動裝置的出口卻出現下滑,分別下降8.9%和21.7%,顯示市場需求的分化趨勢。與此同時,日本在美日貿易協議中承諾的5,500億美元投資基金,日方實際投資比例可能超過最初的1-2%,但需美方承擔更多風險,顯示出雙方在協議細節上的緊張關係[4]。這些動態反映出亞洲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及其面臨的挑戰,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半導體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
全球資金流向顯示出明顯的轉變,根據LSEG Lipper數據,非美股權基金在7月份錄得136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為四年半以來的最高紀錄,而專注於美國的股權基金則流出63億美元,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及美元走弱的影響,資金逐漸流向歐洲及新興市場,這一趨勢也與MSCI亞太及歐洲指數的表現超越標普500指數相呼應[5]。同時,中國商務部對歐盟兩家金融機構採取反制措施,顯示出中方對國際制裁的強烈反應,這可能進一步影響全球資本流動[6]。此外,南韓的就業市場也顯示出疲軟跡象,年輕人「躺平」潮的興起使得就業人口減少,這可能對該國的經濟增長構成壓力[7]。在國際政治方面,美俄峰會的即將召開引發關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強調烏克蘭的聲音必須被納入討論,這一立場可能影響未來的地緣政治格局[8]。整體而言,全球資金流向的變化及各國經濟指標的波動,將持續影響市場情緒及投資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