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關係微妙變化,美股受貿易政策影響,蘋果加碼美國投資助力市場信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印關係微妙變化、美股受貿易政策影響,蘋果加碼美國投資助力市場信心
印度總理莫迪即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他七年來首次踏足中國。此次訪問的背景是美國對印度加徵25%關稅,迫使印度在對華關係上尋求平衡,以應對美方壓力[1]。同時,中國汽車業面臨美國出口限制的挑戰,促使本土車廠加速自主研發晶片,逐步取代外國供應。國產汽車晶片供應量有望顯著提升,從去年的9%增至15%至20%[2]。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出中印兩國在全球供應鏈和地緣政治中的微妙變化,未來可能影響兩國的經濟合作及科技發展策略。
蘋果即將於9月9日舉行秋季發表會,重點將放在iPhone 17系列及其他硬體產品的創新上,特別是iPhone 17 Air以其輕薄設計和eSIM技術引發市場關注[3]。此外,蘋果宣布在美國增投1000億美元,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其股價至213.28美元,還顯示出其對美國市場的長期承諾[4]。儘管面對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蘋果的投資計畫和即將推出的產品更新,無疑將進一步鞏固其在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並可能為整體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尤其是在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產業的交互作用下,市場情緒有望持續向好。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進口半導體與晶片徵收100%關稅,意在促進製造業回流。然而,此政策引發市場擔憂,導致道瓊工業指數期貨下跌,並影響多家國際晶片製造商的投資計畫,包括台積電 (TSM-US) 和輝達 (NVDA-US) 等已計劃在美國擴大投資以增強當地生產能力[5]。同時,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教授Tyler Cowen警告,教育體系未能為學生準備AI轉型的職場環境,可能導致心理創傷[6]。此外,瑞士總統凱勒蘇特訪美未能降低39%關稅,預計將如期生效,對瑞士經濟造成潛在風險[7]。而歐盟則需再等幾天以確認川普是否簽署下調汽車及零件進口關稅的行政命令,消費者仍面臨高達27.5%的關稅[8]。這些政策動向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及其對市場的深遠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