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企業面對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市場動態分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企業面對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市場動態分析
儘管標普 500 指數上周上漲 1.5%,美國銀行 (BofA) 客戶卻淨拋售美股達 14 億美元,顯示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謹慎態度持續升溫,尤其在高利率和股票估值壓力下,企業的庫藏股活動也顯得低迷[1]。此外,中美貿易戰中的稀土供應鏈問題愈發凸顯,中國掌控全球70%的稀土開採及90%的加工能力,使美國在重建本土供應鏈的過程中面臨重重挑戰。儘管美國國防部已對MP Materials投資4億美元,但專家認為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2]。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情緒,投資者需謹慎評估未來的資金流向及行業動態。
佳邦 (6284-TW) 在馬來西亞新廠啟用,專注於高頻天線模組的量產,顯示其在Wi-Fi 7及車用市場的積極布局,並藉此提升供應鏈韌性以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3]。同時,日本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雖減少了部分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汽車關稅的調整對日本經濟至關重要,但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特別是半導體設備出口的放緩[4]。這些動態反映出亞洲市場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及其面臨的挑戰,企業需靈活應對以維持競爭力。
北基 (8927-TW) 在法說會中強調下半年將持續擴建加油站以提升市場佔有率,並計劃於第4季完成儲能項目,這將對營收產生正面影響[5]。同時,美日貿易協議即將生效,將確保日本在晶片及藥品領域享有最低關稅,這對日本企業降低出口成本及維持競爭力至關重要[6]。這些動態顯示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及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企業需靈活應對挑戰,並尋求新機會以促進成長。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及美國製造政策的推動下,台灣科技公司如英業達與緯創資通積極擴展美國市場,總投資逾10億美元,顯示出企業對於海外布局的強烈意願[7]。同時,半導體設備廠牧德也因應需求激增,預計2025年上半年每股純益達9.42元,並計劃擴大昆山生產基地以滿足市場需求[8]。這些動向不僅反映出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提升,也顯示出對於美國市場的重視,未來將持續吸引資金流入並促進產業升級。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