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黃金當實體貨幣 為何蔚為風潮?有什麼問題?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用一點點黃金買一杯咖啡?或許你很快就能這麼做。巴隆周刊報導,美國愈來愈多州希望開放民眾用黃金取代美元作為法定貨幣,這是個不切實際的想法,似乎也把美元作為全球主要貨幣地位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黃金當實體貨幣 為何蔚為風潮?有什麼問題? (圖:Shutterstock)

德州州長 Greg Abbott 上個月簽署一項法案,讓黃金白銀成為德州境內購物的法定貨幣。這不只是象徵性的舉措,該法案還指示德州審計長建立一個數位支付平台,允許德州居民儲存黃金存款並使用簽帳卡消費。


支持該法案的右傾智庫「Texas Policy Research Action」說:「這個想法很簡單:讓人們使用真正有價值的貨幣。不印鈔,不通貨膨脹。只需要黃金白銀和一些現代科技。」

德州並非單一案例,在佛州、密蘇里州等,已有一些州最近也頒布類似的法律。這些法律似乎在政治上獲得支持,背後原因和比特幣加密貨幣受歡迎的理由類似:一些美國人不喜歡讓央行控制貨幣供應,並擔心美元走弱的前景,特別是在最近一輪的通膨失控之後。

美元面臨的一個不利因素是未能保值,過去幾年尤其如此。美國通膨率曾在 2022 年達到超過 9% 的高峰,目前仍居高不下,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顯示較去年同期成長 2.7%。

在此同時,美元也遭到拋售,兌歐元等其他主要貨幣承受賣壓,今年迄今共貶值 7%,這是自 1970 年代以來最糟糕的開局。

相比之下,黃金的價格一直在穩步上漲,2025 年上漲了 28%,過去 12 個月上漲了 37%。就其作為貨幣的功能而言,黃金的大幅上漲並非優勢。上漲的也可能下跌。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最近的研究發現,黃金過去 30 年的平均年化波動率約 15%,代表金價在任何一天都可能比全年平均價格高出或低了 15%。雖然現在金價上漲,但 2013 年的情況卻截然不同。當年的金價一共下跌 28%。

這樣的波動對長期投資來說沒什麼問題,因為與股市走勢可能大致一致,但當成法定貨幣卻可能造成混亂,相形之下,美元近期的波動顯得格外溫和。

另一個問題是稅收。儘管各州議員努力推動,美國政府仍把黃金視為資產,而非貨幣。事實上,黃金的徵稅方式與貨幣相同,如果黃金在買入到消費這段期間升值,投資人可能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這不僅意味著人們可能需要為消費黃金繳稅,這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會計問題。許多嘗試使用加密貨幣的人,已經意識到這件事。

出於對美元的不信任,而改以黃金作為貨幣,或許也是愚蠢的政治行為,尤其對於那些相信美國可以再次偉大的人來說。

聯準會 (Fed) 可以根據經濟的需要印鈔票,而不會產生重大後果,這是美國財政實力最大的來源之一,賦予美國政府在其他國家沒有的財政靈活度和權威。這也是川普總統能夠繼續推進經濟刺激計畫、讓赤字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外國央行,尤其是中國的央行,一直在購買黃金,以推動外匯存底多元化並擺脫對美元的依賴,這有助於金價上漲。

美元過去幾年來一直在貶值,但各國央行買入黃金,不一定是因為確信美元必然貶值,而是因為他們擔心美元作為全球準備貨幣的地位,會讓華盛頓在全球事務中擁有過大的影響力。

這波黃金購買狂潮始於 2022 年,觸發因素並非新一輪通膨或美國赤字支出,而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拜登政府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作出回應,凍結該國資產,這讓其他國家政府開始擔心,自己手中的美元資產有朝一日也可能遭受同樣的對待。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