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震盪下滑,科技股面臨AI競爭與貿易風險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震盪下滑,科技股面臨AI競爭壓力,貿易緊張與法律挑戰加劇市場不確定性
美股主要指數在川普政府對歐盟與墨西哥徵收新一輪高關稅的威脅下震盪走跌,市場情緒受到影響,尤其是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滑近1.7%[1]。同時,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Hartnett指出,全球股市因政策轉向出現「融漲」,建議投資者採取「All In」策略,直至債券市場崩盤[2]。他警告美國長期債務將持續上升,並指出美元將進入長期熊市,這使得資金流向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的配置成為重要趨勢,顯示出市場對風險資產的高度依賴與潛在泡沫的擔憂。
蘋果 (AAPL-US) 的股價重挫,市值蒸發超過 6,300 億美元,市場對其AI戰略重啟的呼聲日益高漲,分析師建議進行大規模併購以強化AI布局,特別是收購新創Perplexity AI的可能性,顯示出其在AI領域的進展緩慢已成為隱憂[3]。隨著美股在經歷震盪後重回歷史新高,市場期待即將到來的財報季能超越保守預測,尤其是科技巨頭在AI投資方面的增長目標,預計到2026財年將達到約3,370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科技創新的信心[4]。然而,若蘋果不積極行動,其成長軌跡可能受到根本性影響,這也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企業在AI領域的競爭壓力日益加劇。
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國大型股因《大而美法案》的稅改和強勁獲利前景而具吸引力,尤其是科技、醫療和能源類股將受益於改善的現金流[5]。隨著美股創歷史新高,投資人信心增強,並期待即將到來的財報季,特別是金融和工業股的獲利預估將大幅上調。另一方面,國安基金持續執行護盤任務,穩定台股信心,雖然台幣升值對出口企業造成壓力,但外資回補台股的潛力仍然存在,預示著未來市場走勢可能向好[6]。
比特幣近期表現驚人,價格突破12.2萬美元,成為2025年漲幅最高的資產,市值達2.4兆美元,顯示出其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尤其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機構持有比特幣的數量顯著增加[7]。相對於此,台股今日下跌136點,外資轉為賣超29億元,主要調整0050等權值股,顯示市場情緒受到影響,資金流向金融股的趨勢明顯[8],這反映出投資者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尋求更穩定的回報。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