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AI伺服器電力架構轉型,台灣BBU供應鏈迎營運爆發期:AES-KY、順達、新盛力、台達電、光寶科

鉅亨研報


AI 伺服器對高效電力供應的依賴日益提升,備援電池模組(BBU)逐步取代傳統 UPS,成為新一代電力架構核心。隨著 AWS、Meta 等 CSP 加速導入,台灣 BBU 供應鏈迎來營運爆發期,相關業者營收與毛利同步推升。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AI伺服器電力架構轉型,台灣BBU供應鏈迎營運爆發期:AES-KY、順達、新盛力、台達電、光寶科(圖:shutterstock)

〈BBU 成 AI 伺服器新標配,雲端四巨頭導入策略明朗〉


BBU 具備體積小、模組化、可即時供電等優勢,正逐漸取代傳統 UPS 成為 AI 伺服器機櫃的備援標準,法人指出,BBU 不僅能有效降低銅損與熱能耗損,亦可與液冷系統與高密度機櫃整合,支援資料中心能源效率優化。

目前美系四大 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導入路徑各異,Amazon 旗下的 AWS 最為積極,旗下 Teton 2 與 Trainium 2 機櫃全面採用 BBU 設計;Meta 則聚焦於液冷伺服器試點導入;Google 在自家 TPU 機房模組化電力架構中導入 BBU;而 Microsoft 則仍待新一代 ORv3 電力架構建置完成,預期導入速度將於 2026 年後加快。

〈GB300 機櫃進入量產期,BBU 出貨動能進一步擴大〉

隨著輝達 AI 伺服器機櫃規格升級,GB200 與 GB300 導入 BBU 成為基本配置,法人預期 2025 年 GB200/GB300 合計出貨可達 2.7 萬至 2.8 萬櫃,2026 年將突破 5 萬櫃,帶動單櫃 BBU 數量與規格同步上調至 11~12kW。

同時,ASIC AI 伺服器需求快速成長,包含 Google TPU、AWS Trainium 與 Meta MTIA 等晶片年出貨增幅預估高達 30~50%,進一步推升 BBU 滲透率與整體市場規模,據推估,至 2026 年 BBU 市場規模有望突破新台幣 400 億元。

立即填表體驗諮詢陳智霖分析師會員服務〉

APP 選股會員每月僅限額招收,名額有限,立即填表諮詢:https://lihi.cc/RFzlE/0830

台廠三雄強化佈局,電源供應器業者同步受惠〉

台灣成為 BBU 模組與電源整合關鍵供應地,AES-KY(6781-TW)為最具純度的 BBU 概念股,2025 年 BBU 營收預估將達 110 億元,毛利率上看 38-39%,其主要客戶涵蓋 AWS 與 Microsoft,為市場最核心的佈局者。順達 (3211-TW) 則以 Meta 為主要客戶,2025 年 BBU 營收目標 35 至 45 億元,毛利率亦有望自目前 14% 提升至 20~30%,新盛力 (4931-TW) 則憑藉 AWS 與 Meta 雙重供應機會,營收成長動能可期,法人預期 2026 年 EPS 將因產品組合優化而顯著成長。

此外,電源供應器業者如台達電 (2308-TW) 與光寶科 (2301-TW) 也開始整合 BBU 與 PSU(電源供應器)出貨架構,擴大業務觸角,台達電 2025 年 BBU 營收預估成長 200-300%,達 110 億元;光寶科則有機會成長 400-500%,達 50 億元,為次產業鏈受惠代表。

〈長線產業價值浮現,投資人應關注成長與風險並存〉

法人整體看好 BBU 產業於 2025-26 年持續放量,但然須留意供應鏈競爭、CSP 導入速度與新台幣升值等潛在變數,在 AI 應用快速拓展、雲端運算基礎設施升級趨勢明確背景下,BBU 產業的營收與獲利能見度穩定提升,已從初期的「選配模組」轉型為 AI 伺服器系統的關鍵電力架構。對投資人而言,適度布局具技術深度與客戶穩固度的 BBU 供應鏈公司,將有機會掌握此波電力轉型下的新價值成長曲線。記得要下載老師的 APP 接收最即時的分析資訊,也務必要鎖定智霖老師最新的直播,同時將影片分享出去喔!

最新影音 (請點影音上方標題至 Youtube 收視品質會更佳 - TW)

免費下載【陳智霖分析師 APP】,掌握第一手盤勢與選股資訊

忠實粉絲務必先完成填表申請,立即體驗每週精選操作名單、盤中到價盤中通知與即時策略更新,每週日晚上更提供信用籌碼觀察名單,協助你提前布局、避開風險。錯過下載,就可能錯過最佳進場時機!【陳智霖分析師 APP】立即下載:https://lihi.cc/rjzvj/0830

錢進熱線 02-2653-8299,立即邁向系統依據的股票操作。

文章來源:陳智霖分析師 / 凱旭投顧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