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復甦與挑戰並存,企業財報與供應鏈風險成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面臨復甦與挑戰並存,企業財報與供應鏈風險成關鍵焦點
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英國人力仲介集團 PageGroup 指出美國就業市場顯示復甦跡象,雇主信心上升有助於抵消歐洲業務獲利下滑的影響。儘管第二季毛利下跌10.5%,但美洲部門獲利連續第三季成長至2.9%[1]。相對而言,歐洲市場仍面臨挑戰,德國和法國的獲利分別下跌21%和20%。同時,智利官員警告美國若對精煉銅徵收50%關稅,將重創美國買家,因為美國製造業高度依賴智利的銅資源,智利國家銅業公司 (Codelco) 提供約70%的美國進口量。徵稅將增加美國產品製造成本,最終壓力將轉嫁給消費者[2]。這些因素顯示出美國市場的復甦與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之間的微妙平衡,未來的經濟走向仍需密切關注。
在此背景下,華為正積極拓展中東與東南亞市場,試圖出口其舊款AI晶片昇騰910B。儘管美方對中國晶片技術的管制日益嚴格,並持續施壓當地政府避免使用華為產品,這使得華為的海外推廣行動備受關注[3]。同時,荷蘭法院對前艾司摩爾及恩智浦的俄籍員工判刑三年,因其非法分享半導體技術資訊給俄羅斯,這一事件凸顯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脆弱性及國際安全的挑戰[4]。隨著美國加快對中東AI晶片交易的審批,市場對於晶片技術的競爭與監管動態將持續影響全球科技格局,特別是在中美科技競爭的背景下,企業需謹慎應對潛在的風險與機遇。
在美股方面,主要指數在10日平盤波動,投資人靜待企業財報及美債標售的最新訊號,顯示市場情緒謹慎。尤其在道瓊工業指數小幅下滑的背景下,輝達和達美航空的股價卻逆勢上漲,反映出特定行業的韌性[5]。同時,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降至兩個月新低,顯示雇主對於裁員的謹慎態度,但持續申請人數的上升則揭示了勞動市場的結構性挑戰,顯示出經濟復甦的脆弱性[6]。在能源市場方面,OPEC+考慮暫停增產以避免油價崩跌,這一決策可能會影響全球油市的供需平衡,尤其是在庫存上升的背景下[7]。此外,達美航空的樂觀財報展望及全年獲利預測上調,顯示出航空業在消費信心回穩下的復甦潛力,並強調了多元收入來源的重要性[8]。整體而言,市場正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需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財報及經濟數據,以評估未來的投資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