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動盪,企業面臨挑戰與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關稅政策加劇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企業面臨挑戰與機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宣布將於未來兩天內寄出15至20封關稅通知信,並計劃於7月底實施銅關稅,意在促進美國本土生產[1]。同時,川普政府針對半導體和藥品的「232條款調查」報告即將出爐,顯示出美方在貿易政策上的強硬立場。日本商界對政府的貿易談判策略表示不滿,認為未能靈活應對川普的關稅威脅將使日本面臨更大風險,尤其在日圓疲弱的背景下,企業需承受額外的關稅壓力[2]。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以調整策略。
在此背景下,美國銀行 (BAC-US) 將標普 500 指數年底目標上調至 6,300 點,顯示出企業獲利展望的強韌性。儘管面臨政策不確定性及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上升,企業仍維持高透明度與穩定營運指引,顯示出市場的韌性[3]。此外,波音 (BA-US) 在6月交付60架飛機,創下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月交付紀錄,顯示其在737 Max危機後逐步重建市場信心,並計畫提升產能以滿足強勁需求[4]。這些現象反映出美國企業在面對挑戰時的適應能力,並為投資者提供了中長期的市場信心。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進口銅徵收高達50%的關稅,紐約期銅價格單日飆升17%,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市場對於供應鏈影響的高度敏感[5]。此外,川普重申對多國商品的「對等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並不會提供寬限期,這一強硬立場使得市場反應相對平靜,投資者則持觀望態度,密切關注未來貿易協議的進展[6]。這些政策不僅影響美國本土製造業,還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深遠影響,特別是在藥品和半導體等關鍵產業。
根據FactSet的調查,雪佛龍 (CVX-US) 的2025年每股盈餘中位數下修至7.66美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獲利能力的謹慎態度,尤其是在全球能源需求波動的背景下[7]。同時,美日貿易談判的失敗及新關稅的實施,將進一步影響日本的出口表現,尤其是汽車產業,這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8]。市場分析師指出,這些因素可能導致投資者對能源及出口導向型企業的信心下降,需密切關注後續的政策變化及其對企業獲利的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