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政策影響市場信心 特斯拉股價波動與中國電動車崛起引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貿易政策與科技競爭影響市場信心,特斯拉股價波動與中國電動車崛起引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於8月1日正式實施對多國商品的「對等關稅」,顯示其貿易政策的強硬立場,並已通知未達成協議的貿易夥伴。市場雖然反應平靜,但仍對可能的貿易協議保持高度關注[1]。同時,特斯拉 (TSLA-US) 股價因執行長馬斯克成立「美國黨」而劇烈震盪,市場對其專注度產生疑慮。方舟投資創辦人伍德對特斯拉未來持樂觀態度,認為其股價將因自駕計程車業務的推動而大幅上漲,顯示出對馬斯克的信任及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2]。這些事件反映出當前市場對於政策變動及企業領導者行為的敏感度,並可能影響投資者的信心與決策。
隨著中美在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東南亞專家呼籲該地區應避免選邊站,應該充分利用中美兩國的技術優勢,提升自身的自主技術能力[3]。儘管中國的開源模式在成本上具優勢,但美國在AI晶片技術上仍然領先,這使得東南亞擁有強勁的應用潛力,尤其是年輕人口的支持[3]。此外,歐盟與美國的貿易協議談判也進入關鍵期,內部對於是否接受美方的懲罰性關稅存在分歧,德國與義大利希望快速達成協議,而法國則主張強硬對抗,顯示出歐盟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的團結性受到考驗[4]。這些動態不僅影響全球貿易格局,也可能對東南亞的AI發展策略產生深遠影響,促使該地區在全球AI發展談判中尋求更有利的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意外促進中國電動車品牌的國際擴展,因該法案終止了美國的電動車補貼,讓中國品牌如比亞迪等在智能電動車領域與美方燃油車技術競爭中獲得優勢,導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量上半年增長48%[5]。同時,高盛上調標普500指數的目標,認為聯準會將提前降息及大型企業表現穩健將支撐股市,年底目標從6,100點上調至6,600點,顯示出近6%的上行空間[6]。然而,市場對貿易衝突的擔憂仍在,川普延後部分關稅的決策雖然暫時穩定了市場情緒,但企業對貿易不確定性的焦慮加劇,全球投資意願減弱,導致跨國投資和併購規模降至近20年低點[7][8]。在此背景下,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經濟指標及貿易談判進展,以評估市場的長期走向。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