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股在貿易摩擦與供應鏈挑戰下面臨信心壓力與技術創新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面對貿易摩擦與供應鏈挑戰,企業信心與技術創新同時受到影響

美國6月自中國的海運進口量年減28.3%,顯示關稅上調對中美貿易的深遠影響。進口商因應新一波關稅政策,逐步將供應鏈多元化至越南、印尼和泰國等國,導致這些地區的進口量上升[1]。此外,美國小企業信心指數輕微下滑至98.6,主要受到高庫存及稅負壓力影響,約20%的受訪者將稅負視為最重要問題,顯示出經營環境的挑戰[2]。這些趨勢反映出美國經濟在面對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及高庫存壓力下,企業信心及貿易活動均受到壓制,未來的經濟走向仍需密切關注。
花旗分析師對輝達 (NVDA-US) 的股價目標上調至190美元,顯示出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需求的強勁信心。預計其銷售額將因「主權AI」的興起而顯著增長,並在2025年為公司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3]。不過,PwC的報告警示,全球半導體產業可能因銅供應短缺而面臨重大挑戰,預計到2035年,32%的半導體產能將受到影響,尤其智利的銅產量中斷風險將顯著上升[4]。這一供應鏈危機可能會對輝達等依賴穩定原材料供應的企業造成潛在風險,市場需密切關注未來的材料創新與供應鏈穩定性。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日本首相石破茂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強硬立場表達遺憾,並計畫對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這顯示出日本在面對美國的貿易壓力時,正積極尋求經濟多元化的策略,甚至考慮與中國建立區域自貿區以減輕影響[5]。同時,貝萊德的首席投資策略師指出,儘管面臨關稅大限的挑戰,市場情緒有所改善,顯示出美股的韌性[6]。在汽車產業方面,日產與鴻海的合作洽談,旨在利用其追濱工廠以應對經營困境,這一策略可能為日產帶來新的生機[7]。此外,OpenAI的AI版Office計畫顯示出其進軍辦公室軟體市場的野心,這一動向可能對微軟的核心業務造成衝擊,促使其加速產品升級,以應對市場競爭[8]。整體而言,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在面對貿易摩擦和技術變革時的適應能力與創新潛力。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