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股受政策影響特斯拉面臨損失,中美貿易緩和引發全球市場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受政策變化影響,特斯拉面臨損失,中美貿易緩和,全球市場動態引關注

美國國會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將於9月30日終止電動車的稅額抵免政策,這一變化對特斯拉 (TSLA-US) 等電動車製造商造成重大影響。摩根大通指出,特斯拉每年將損失約12億美元,影響其2024年利潤的17%[1]。該法案的通過使傳統汽車製造商受益,因為罰款標準被取消,並且化石能源和半導體產業也將獲得稅收優惠,顯示出政策對不同產業的明顯分化[2]。分析師指出,雖然短期內電動車銷量可能因消費者急於購買而激增,但長期來看,缺乏稅額抵免將削弱美國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並可能導致銷量的急劇下降,這對於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的目標無疑是一大打擊。
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最近向奇異航太(GE Aerospace)發出通知,允許其重啟向中國商飛供應噴射引擎,顯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並可能促進雙邊經濟交流的回暖[3]。同時,美方也取消了對晶片設計軟體及乙烷生產商的出口限制,進一步顯示貿易談判的進展,這對於航空航天及科技產業而言,無疑是利好消息[3]。然而,與此同時,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仍在持續,最新制裁針對幫助伊朗出口原油的企業,特別是那些將伊朗石油虛假申報為伊拉克石油的公司,顯示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強硬立場[4]。這一系列政策變化反映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策略調整,既希望透過放寬對中國的限制來促進經濟合作,同時又不放鬆對伊朗的制裁力度,顯示出其在國際關係中的複雜性與矛盾。
此外,中歐關係的發展引起市場關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柏林強調稀土不會成為雙方的問題,並表示將設立「快速通道」以促進出口,這顯示出中國對於維持與歐洲的貿易關係的重視[5]。同時,麻省理工大學的David Autor警告AI自動化可能導致技能貶值,未來工作雖然存在但薪資卻微薄,這將影響勞動市場的結構,企業需重視適應性和創造力以應對未來挑戰[6]。此外,隨著關稅大限逼近,歐洲商界與政界的意見分歧加劇,企業急於前往美國遊說,專家指出妥協可能成為最現實的選擇,顯示出市場對於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7]。在烏克蘭問題上,川普與普丁的通話未能促成實質進展,雙方對於和平談判的立場仍然堅持,顯示出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和未來局勢的不可預測性[8]。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全球市場的動態,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和國際局勢的變化。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