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貿易協議激發市場信心,科技巨頭面臨挑戰與策略調整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貿易協議推動市場信心,科技巨頭面對挑戰與調整策略

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將關稅大幅降低至20%,此消息推動Nike (NKE-US)等服飾股價上漲,顯示市場對於供應鏈調整的樂觀情緒[1]。此外,立訊精密 (002475-CN) 計畫赴港上市,募資規模可達10億美元,反映出中國企業在海外融資市場的回暖趨勢[2]。這些動態不僅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也顯示供應鏈的靈活性將成為企業未來競爭的關鍵。
儘管華爾街對蘋果 (AAPL-US) 的評級普遍看好,Moffett Nathanson的墨菲特分析師卻因其在AI領域的滯後及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堅持悲觀看法,目標價設定在139美元,顯示出市場對蘋果未來成長的分歧[3]。同時,小米 (01810-HK) 創辦人雷軍宣布將專注於中國市場,計劃2027年後再考慮海外電動車布局,顯示出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特別是SU7車型的銷量超越特斯拉 (TSLA-US) 的Model 3,反映出國內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4]。這些動態揭示了科技巨頭在全球市場中的不同策略與挑戰,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其對股價的影響。
美歐貿易談判進入關鍵階段,雙方急於在7月9日關稅減免到期前達成「政治協議」,以避免貿易戰升級,尤其在2023年雙邊貨物貿易達8,510億歐元的背景下,談判意義重大[5]。同時,英特磊 (IET-KY) 再度出現違約交割事件,金額達1060萬元,顯示市場流動性風險上升,投資人需謹慎管理交割帳戶餘額,以免影響信用[6]。這些事件反映出當前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市場動態,以調整投資策略。
面對歐盟的反壟斷壓力,Google (GOOGL-US) 提出的新搜尋結果頁面修改方案「選項 B」旨在避免巨額罰款,顯示出科技巨頭在監管環境下的應變能力[7]。同時,美元指數大跌逾10%引發市場對美元霸權的質疑,穩定幣被視為可能的解決方案,但其有效性仍然受到挑戰,顯示出全球資本流動的結構性變化[8]。這些動態反映出在政策與市場信任的交互影響下,科技與金融領域的未來走向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台股今日在台積電 (2330-TW) 的引領下,成功翻紅,收盤上漲24.02點至22577.74點,外資買超達70億元,特別是日月光投控 (3711-TW) 的買進量超過3萬張,顯示外資對台股的信心回升。相對於美股,因6月ADP民間就業數據意外下滑,市場對勞動市場前景的疑慮影響主要指數表現,尤其是道瓊工業指數下跌近104點,顯示出市場對即將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的高度關注,這將直接影響聯準會的利率政策走向。整體而言,台股在外資的支持下展現出強勁的韌性,與美股的波動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投資者對台灣市場的長期看好情緒。
微軟 (MSFT-US) 最近大規模裁員,特別是遊戲部門 Xbox 受到重大影響,取消多款開發多年的遊戲專案,顯示其在提升運作效率與聚焦策略性成長領域上的決心[11]。同時,特斯拉第二季交車量雖優於預期,但年減14%顯示競爭加劇及政治風險挑戰,尤其在中國市場出現回溫曙光的背景下,仍需彌補交車缺口[12]。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與汽車產業在面對市場變遷時的調整策略,未來將影響投資者對相關公司的信心與市場看法。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弱勢下殺股

#散戶進大戶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