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回暖:香港股市上漲、比特幣創新高、中國汽車出口強勁、韓國經濟挑戰逐步顯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態:香港股市上漲、比特幣創新高、韓國經濟挑戰與中國汽車出口強勁
香港股市持續上漲,恒生指數連四日攀升至24474.67點,主要受益於市場對聯準會可能提前降息的看法,科技股如阿里巴巴和京東集團漲幅超過2%[1]。同時,國泰君安國際的牌照升級將使其能夠交易加密貨幣,這一變化預示著券商角色的轉變,並可能提升其估值[1]。在美國,面對長期的財政缺口和貿易逆差,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提出的「賓夕法尼亞計畫」旨在減少對外國買家的依賴,促進國內對美國國債的吸納,雖然此計畫並未減少債務,但可能為美國公債市場的穩定提供短期緩衝[2],顯示出全球市場在應對經濟挑戰時的多元化策略。
比特幣價格因美國促成的以色列與伊朗停火協議而上漲至新高,顯示市場情緒回暖,伍德對其未來價值持樂觀態度,認為將達70萬美元[3]。此外,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試圖在美元走弱之際建立去美元化新格局,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超過2%[4],顯示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逐步增強,未來可能改變資本市場的格局。
韓國股市在MSCI的年度分類審查中仍被歸類為「新興市場」,這反映出外匯改革及投資工具可及性不足的挑戰。儘管Kospi指數今年上漲近30%創四年新高,顯示市場活力[5]。同時,三鐵共構車站周邊的房市因交通便利性吸引大量購屋需求,新北板橋車站成交量達540筆,顯示出強勁的市場熱度[6]。這些趨勢反映出韓國在資本市場改革的艱難進程與台灣房市的活躍,未來仍需關注政策推動及市場反應。
維熹 (3501-TW) 在股東會上強調下半年將專注於電動車、低軌衛星及冷凍貨櫃三大產業,儘管面臨匯率波動影響,全年業績仍將優於去年,並在台灣及越南持續擴產,顯示出對未來市場需求的信心[7]。此外,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以伊衝突的最壞情況已過,貿協積極協助撤僑並保持業務運作,顯示出在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中,企業仍需靈活應對風險[8]。這些動態反映出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韌性與適應能力,尤其在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及市場需求變化時,持續尋求擴張與多元化的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