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僵持、以色列空襲伊朗及科技創新影響全球市場動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聚焦中美貿易僵持、以色列對伊朗空襲及科技創新影響
中美貿易談判在倫敦進行,雖然雙方在緊張關係上有所緩解,但在稀土和晶片出口限制等核心議題上仍無實質進展,中方拒絕放鬆軍用稀土出口,而美方則考慮延長關稅措施以爭取更多談判時間,顯示出雙方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僵持[1]。同時,烏克蘭在東北部的反攻行動取得進展,成功收復蘇梅地區的安德里伊夫卡村,展現出烏軍的抵抗決心。儘管俄軍仍在擴大軍事行動,雙方的軍事對抗仍在持續升級[2]。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市場需密切關注未來的發展動向。
以色列加大對伊朗核武設施的空襲力度,標誌著兩國緊張關係的進一步升級,尤其是在以色列針對伊朗國防部及核武研發機構的攻擊後,伊朗隨即展開導彈反擊,造成以色列多處傷亡[3]。此舉引發全球多國領導人的關注,呼籲雙方降溫,因為攻擊核設施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儘管以色列曾向美國請求軍事支援以打擊伊朗核計劃,但川普政府因擔心捲入戰爭而拒絕介入,這使得以色列在軍事行動上面臨困境[4]。隨著局勢的惡化,市場對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愈加敏感,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此事件對全球能源市場及安全局勢的潛在影響。
在倫敦科技週上,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提出未來程式語言將以「人類」為核心,強調人工智慧的進步將使得非程式背景的人也能輕鬆撰寫應用程式,這一觀點顯示出科技與人類互動的深度變革[5]。同時,印度航空因波音787的空難事件,已對所有同型飛機展開全面檢查,並考慮停飛的可能性,這一措施反映出航空業對安全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在面對重大事故後[6]。此外,以色列對伊朗的強硬警告及伊朗因美國支持以色列而取消核談判的決定,顯示出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仍在升溫,並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7]。這些事件不僅影響各自的行業,也可能對全球市場情緒造成波動,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科技創新與地緣政治的交互影響,因為這將在未來的經濟環境中扮演關鍵角色。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